[发明专利]SF6设备快速补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5859.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京;丛文益;王雪梅;张跃勇;刘帅;刘全;高萌;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青州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F17C5/00;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李光林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6 设备 快速 补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F6设备快速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SF6因其优越的绝缘及灭弧特性,现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公司新建、扩建变电站绝大多数采用SF6设备,2012年统计结果显示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SF6设备所占比重已达72%,且该比例正逐年上升。
SF6设备虽运行可靠性高,但受运行时间、现场环境和设备质量等因素影响,仍然会有许多类缺陷发生,影响着设备安全运行、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由于SF6设备充气口在机构箱内,现场进行补气消缺,经常需要更换配套的补气接头。而公司气路管和氧气压力表有限,所以经常需要拆卸下原接口再安装匹配接口,安装完成后换需要进行泄露测试,更换方法比较落后,由此造成了很大的时间浪费。而且反复拆装后,气路管头非常容易破损,又增加了漏气的可能性。整个补气过程繁琐,不方便,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增加了设备停电时间,而且每次消缺时间都较长,有时达一个多小时。
此外,SF6补气作业往往属于抢修任务,准备工作比较仓促,经常遗漏重要的作业工器具,给抢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大大缩短补气时间的SF6设备快速补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SF6设备快速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设有连通管接头,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设有补气接头。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补气接头上设有标志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补气接头具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对应一种SF6设备的充气口,每种型号在标准牌上标识。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补气接头为C式金属快速自封接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补气接头与被补气设备对应率为100%,半分钟内完成接口的安装与拆卸,可靠性高,不漏气,使充气作业平均用时为29.25分钟,而充气装置拆装时间为8分钟,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供电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SF6设备快速补气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通管;2-连通管接头;3-补气接头;4-标志牌;5-固定环;6-补气接头;7-补气接头;8-充气管接头;9-充气管;10-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SF6设备快速补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连通管1,连通管1一般10㎝左右,连通管1的一端设有连通管接头2,所述连通管1的另一端设有补气接头3。所述补气接头3上设有标志牌4。所述连通管接头2和补气接头3分别通过固定环5与连通管1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便于对连通管接头2和补气接头3的拆装。连通管接头2与充气管接头8相配合,利用紧固螺栓10将二者连接紧密,通过充气管9对设备进行输气补气。
所述补气接头3具有多种型号,对于补气接头的样式如图2和图3所示,补气接头6和补气接头7是若干种型号中的两种,每种型号对应一种SF6设备的充气口,每种型号在标准牌4上标识。补气接头3的型号根据相应的补气设备设置,一般的SF6设备的型号有:LW30-126、LW20A-126、LW8-35、LW8-35A(T)、LW30-126G、COMPASS-145/1600、LTB145D1/B、LW16-40.58W、LW36-40.5(w)/T、LW36--40.5W/T2500-31.5、LWG2-126/T、ZF10-126G、ZFW25-126、LW38-126等,可以将这些不同型号的设备的接口进行分类,依次标记为A、B、C、D等型号,也可以直接将设备的型号标识在标志牌4上,便于区分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青州市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青州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E纤维制造的中心管式光缆
- 下一篇:单纤单波长双向组件及SFP型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