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9328.0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刁兴华;王雁林;李清春;李学峰;邱玉晨;刘春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0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66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妊娠期 外阴 湿疹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阴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会阴及阴蒂,亦偶有蔓延至臀部,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病程长,会阴周围皮肤常增厚,颜色灰白或暗红,粗糙,以致发生皲裂、渗出,瘙痒、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发病机制上来看,外阴湿疹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其病因与变应原的性质、免疫反应的特点以及与IgE介导的迟发反应是否相关,尚未完全阐明。
孕期体内激素水平产生巨大变化,随之局部神经功能敏感性提高,Weidner等己证实局部神经功能敏感性提高与外阴湿疹发生明确相关,其内在途径为: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通过P物质发生直接联系,能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瘙痒。故而不同于其他变应性湿疹,孕期湿疹即使除去某些致敏因子,湿疹病变不会很快消失,故而现有的湿疹治疗手段对于孕期外阴湿疹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一种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八角莲6-14份、背叶根6-14份、川层草20-28份、芭蕉根6-14份、白僵蚕6-14份、白马骨26-34份、白矾4-8份、白牛胆6-14份、白芷26-34份、荆芥4-8份、鸡血藤11-19份。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八角莲8-12份、背叶根8-12份、川层草22-26份、芭蕉根8-12份、白僵蚕8-12份、白马骨28-32份、白矾5-7份、白牛胆8-12份、白芷28-32份、荆芥5-7份、鸡血藤13-17份。
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八角莲10份、背叶根10份、川层草24份、芭蕉根10份、白僵蚕10份、白马骨30份、白矾6份、白牛胆10份、白芷30份、荆芥6份、鸡血藤15份。
上述的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外用制剂。优选为外用洗剂。
上述的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2)将川层草、白马骨、白牛胆、白芷、荆芥粉碎成粗粉,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备用,提取后的药渣混合后备用;
(3) 将八角莲、背叶根、芭蕉根、白僵蚕、鸡血藤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4-6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3-5倍量水煎煮1.0小时,合并煎液,再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1.13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65-75%,搅匀,0~5℃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12,加等量的水稀释,搅匀,再2~5℃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
(4)滤液加入上述白矾细粉,随加随搅拌;并调节pH值至4.5~6.0,加水调整至1000重量份,滤过,灭菌,即得。
优选的,上述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第一次加药物体积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4倍量水煎煮1.0小时。
优选的,上述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70%。
本发明药物洗液的用法用量为:用10%浓度的本发明药物洗液(即取本品20ml加温开水至200ml,混匀)擦洗外阴;或用冲洗器将10%浓度的本发明药物洗液送至阴道深部冲洗阴道。一日2-3次,7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治疗妊娠期外阴湿疹的中药的处方中,
八角莲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八角莲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Podophyllum pleiantha Hance]或八角金盘D.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g,以根状茎入药。甘、味苦,凉。入肺;肝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外用治虫蛇咬伤,痈疮疖肿,淋巴结炎,腮腺炎,乳腺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送式新型进瓶机构
- 下一篇:基于并联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