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拉门悬吊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9302.6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5/06 | 分类号: | E05D15/06;E05D13/00;E06B3/46;C22C21/00;C22C1/03;C22C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门 悬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推拉门悬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中高端的高层建筑及小康住宅用铝合金对其性能和表面的质量有较高的需求,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铝门框和门扇,外观精美,不易生锈,但是采用的隔热件的空腔小,致使铝材在整体材料中占的比例较大,使得铝材的价格增高,大大增加了材料的成本,由于铝型材具有重量轻,抗着力强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上,但是铝型材不隔音、保温和抗震性能均差、且成本高等缺陷,并且,现有的外开窗框型材膨胀系数比较大,门窗安装好后易出现裂胶的现象,防渗漏性差,耐腐蚀性能不好,保养维修费高,绝缘性不好,在高层建筑门窗需要防雷接地,减震性能不好,水密性不好。
现有的铝型材由于长期使用于野外环境,同时需要承重,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扭曲、变形、老化、腐蚀等情况,影响使用寿命,且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方便的推拉门悬吊。本发明所用的铝型材具有强度高,密实、耐老化、耐腐蚀、耐磨损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推拉门悬吊,包括n形主体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形主体槽板内底部设有腔体,腔体外壁上设有一组、两个调节槽,调节槽内安装有弹性体,调节槽的一侧设有安装孔,n形主体槽板的开口两端设有J形轨道,对应的腔体外部中部设有倒置的T形轨道。
所述的推拉门悬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形主体槽板的侧壁上设有凹陷的加强槽。
推拉门悬吊所用的铝型材,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i≤ 0.25、Cu≤0.1、Mg 0.4-0.8、Ni 4.6-5.4、Cr 8.2-10.8、Fe≤0.3、Zn≤0.10、Mn 0.5-0.1、Ti 1.4-2.6、Ta 0.3-0.6、Bi 0.2-0.4、Os 0.15-0.25、Yb 0.05-0.1,余量为Al。
本发明铝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配比计算称取炉料,取铝锭加入熔化炉中加热熔化,当熔液温度达725-745℃时,依次加入锌锭、Al-20wt%Ni中间合金、Al-5wt%Mn中间合金、Al-5wt%Mg中间合金,待其全部熔化后,调温至715-735℃,加入Al-30wt%Cr中间合金、Al-4wt%Ta中间合金、Al-1wt%Os中间合金,搅拌10-15min后调温至710-730℃,加入熔液重量1.5-2.5%的精炼剂,精炼15-25min后扒渣,调温至720-740℃,加入其它剩余元素合金成分,搅拌15-20min后,取样分析、调整至合格;然后以气体流量为2.0-2.5L/min通60%N2+20%Cl2+20%CO除气精炼15-20min,扒渣,静置10-15min后取样进行炉前快速分析,分析结果符合合金成分要求即可出炉浇注即可出炉浇注,浇注温度为670-690℃;
(2)将得到的铸坯进行均匀化处理:以200-250℃/h升温至460-480℃,保温5-10h,然后强风风冷至150-200℃,保温1-2h,再以150-200℃/h升温至485-505℃,保温5-10h,再以50-100℃/h降温至250-300℃,保温2-3h,空冷至室温;
(3)将均匀化后的铸坯挤压成型,挤压温度为480-500℃,挤压比为24-28:1,然后将挤出的型材进行固溶处理:先在460-490℃下保温1-2h,再在515-535℃下保温0.5-1h,再在440-470℃下保温1-2h,然后置于(20±5)℃ 10%NaCl盐水中淬火铝合金型材降温至50℃以下,取出型材进行时效处理:先在120-160℃下保温10-15h,水冷至室温,再在60-80℃下保温15-20h,空冷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