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剥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5827.2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8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同利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H02G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剥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剥离电缆外皮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剥线机。
背景技术
剥线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电力工人的喜爱,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剥线钳靠的是人工操作,受限于人力的不足,在剥离直径较粗的电力线缆时仅靠人力难以操作。为此,相继发展出动力剥线设备子以弥补人力之不足。
随着气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气缸和气泵在动力性上的提升,气动剥线设备开始受到人们重视。要剥离一次电缆外皮,至少由夹线、切线、剥皮三个“剥线基本三动作”动作按顺序组成。每一动作都都必须依赖一个气缸完成。为了使上述三个动作的气缸按顺序协调动作,即夹线到位后才切线、切线到位后才剥皮,目前的做法是利用PLC组合传感器的自动控制装置辅助实现。自动控制技术不仅增加了很多成本,而且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和检测都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处理,不利于推广、不利于保证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气动剥线机,以解决目前气动剥线机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剥线机,该气动剥线机不依赖任何自动控制装置,完全依靠气路自动完成“剥线基本三动作”。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气动剥线机,由夹线组件、切线组件、剥线组件、机架和气路组件组成;其中,气路组件包括气源、启动阀、夹线阀、切线阀、剥线阀门和连接管路;气源连接启动阀门,启动阀是二位三通阀并具有左右两个排气口,启动阀的左路后接夹线阀,夹线阀后接夹线气缸,在夹线阀和夹线气缸之间引出管路连接切线阀,切线阀后接切线气缸,在切线阀和切线气缸之间引出管路连接剥线阀,剥线阀后接剥线气缸;夹线阀、切线阀、剥线阀是双路溢流阀;启动阀的右路连接各个气缸的复位气口;启动阀在第一工位时,左排气口封闭,右排气口打开,气流从左路进入并从右路排出;启动阀在第二工位时,左排气口打开,右排气口封闭,气流从右路进入并从左路排出;由启动阀进入夹线阀的气流压力大于夹线阀的预设开启压力,气源压力大于3个双路溢流阀预设开启压力的总和。
优选地,双路溢流阀由两个反向并联的单路溢流阀组成。
优选地,夹线阀、切线阀和剥线阀制成一体。
优选地,剥线气缸和剥线阀之间引出管路连接溢流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启动阀在第二工位时,高压气流进入夹线阀,由于其压力高于夹线阀的预设开启压力,夹线阀接通,气流进入夹线气缸,推动夹线气缸直到夹线气缸不动止,此后夹线气缸内的气压持续上升;当夹线气缸内的气压高于切线阀的预设开启压力时,切线阀接通,气流进入切线气缸,推动切线气缸直到切线气缸不动为止,此后切线气缸内的气压持续上升:当切线气缸内的气压高于剥线阀的预设开启压力时,剥线阀接通,气流进入剥线气缸,推动剥线气缸直到剥线气缸不动为止。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独有的双路溢流阀逐级设置夹线气缸、切线气缸和剥线气缸的预设开启压力,巧妙实现了夹线、切线、剥皮三个“剥线基本三动作”动作的连贯和顺序执行,不仅不需要借助而外的自动控制装置降低了成本,而且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远远高于利用自动控制装置的气动剥线设备。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剥线机的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剥线机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剥线机气路连接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启动阀在第二工作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启动阀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剥线机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夹线气缸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切线气缸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剥线气缸动作示意图。
标号说明:
机架10 侧缘11 剥线座12 夹头座13 刀头座14 夹头20
刀头21 刀卡22 刀片23 夹线气缸30 夹线气口31 复位气口32
切线气缸40 切线气口41 复位气口42 剥线气缸50 剥线气口51
复位气口52 气源60 启动阀61 夹线阀62 切线阀63 剥线阀6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同利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同利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