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装袋包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1470.0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9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平;张肖庆;蔡和平;周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B65B43/36;B65B43/54;B65B35/20;B65B49/00;B65B1/20;B65B5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袋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行业,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装袋包装机。
背景技术
块状固体物品种类多、数量大,但目前大部分产品的包装几乎是靠手工来完成,没有实现包装完全自动化和机械化,其包装质量不齐,包装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针对袋式包装,采用卧式袋输送可以简化结构,但由于包装袋质轻,输送带传送时易发生包装袋移动、褶皱等情况,不易定位,而开袋时包装袋易发生翘边、弯曲等情况;当包装产品较软时,充填难保持原有状态,不易保证包装物在包装袋里的展示状态。现有的相应包装机无法解决上述包装问题,因此亟需设计自动装袋设备,实现上述特定产品的包装,替代手工操作,提高包装质量,提升包装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难点,提供一种自动装袋包装机,其结构合理、工作可靠,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装袋包装机,该机包括包装物供送装置、吸附传送装置、真空吸附开袋装置、导入式充填装置和折边排气封口装置;所述包装物供送装置包括与所述吸附传送装置横向平行设置的输送面板,输送面板上带有包装物的横向输送结构;所述包装物供送装置的上方纵向设置所述导入式充填装置,所述吸附传送装置的上方分别横向前后设置所述真空吸附开袋装置及折边排气封口装置,所述真空吸附开袋装置与所述导入式充填装置处于纵向对接位置;
所述吸附传送装置包括带有真空孔的输送带,输送带的上表面借助所述真空孔吸附间隔放置的包装袋;所述输送带的内侧面设有与机架固接的输送板,所述输送板上设有位于所述真空孔下方的条形槽,输送带与所述条形槽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输送板的下表面固接有真空盒,所述真空盒带有与所述条形槽连通的真空槽,真空盒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真空槽连接的真空发生器;
所述真空吸附开袋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真空吸头、位于所述输送带纵向侧方的撑袋机构及吹气装置;
所述导入式充填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面板上方的包装物推送结构,所述包装物推送结构包括与推送气缸连接的推送块,推送块的侧面对称装置推板。
所述折边排气封口装置包括定位插板、压袋机构及热封板,所述压袋机构设置于包装袋的上方,所述定位插板与热封板位于包装袋(3)的开口侧;所述压袋机构设置于包装袋的上方,所述定位插板与热封板位于包装袋的开口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横向输送结构为气缸推送结构;
所述横向输送结构为输送带传输结构;
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排平行设置的真空孔;
所述输送带的纵向前部的真空孔排数大于纵向后部的真空孔排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集合了吸附供袋、开袋、撑袋吹气、导入式充填、折边排气封口等多功能的机械结构于一体,采用真空吸附输送带供送包装袋、上下真空吸附开袋、导入式充填和折边排气封口的包装工艺方法,使包装袋能在动态下传送,并保持良好位置和状态,克服了包装袋输送带上发生褶皱、移动的情况,使得开袋时不易发生翘边、弯曲的不良现象,其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工序紧凑,产品包装适应性广,包装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尤其对于具有一定柔软特性的包装物也能方便进行人工协助充填包装,提高了产品包装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不包含送袋装置)。
图3为本发明的吸附传送装置的主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吸附传送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开袋立体状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折边排气封口装置的工作状态立体图。
图中:1、输送辊;2、输送板;3、包装袋;4、真空孔;5、包装物;6、包装物推送结构;60、推送块;61、推板;7、撑袋机构;8、吹气装置;9、真空吸头;10、输送面板;11、输送带;12、定位插板;13、热封板;14、压袋机构;15、包装件;16、输送电机;17、张紧辊;18、真空盒;180、真空槽;19、真空发生器;20、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1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 下一篇:触控输入装置及其感应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