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11985.2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季汉涛;荆明君;吴建明;薛利军;顾洪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N21/44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机顶盒 组件 对象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三网融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机顶盒的发展越来越快,市场上各机顶盒厂商的产品也日新月异,机顶盒变得越来越智能、功能越来越复杂,这对机顶盒的生产厂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针对中国机顶盒市场的分布特点,往往在不同的省市机顶盒标准并不统一,针对不同市场的机顶盒其系统软件并不完全相同,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适应不同市场的智能机顶盒,这对机顶盒厂家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和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针对中国机顶盒市场的分布特点,不同省市的机顶盒标准并不统一,不同市场的机顶盒其系统软件并不完全相同,解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应不同市场的智能机顶盒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智能机顶盒软件系统模型各模块的组件,各组件之间相互独立,通过调用各组件的对外接口使用各组件对应的功能;
步骤(2),通过各组件,构建运行各组件的组件对象模型框架,组件对象模型框架运行于智能机顶盒的操作系统层和平台层之上;
步骤(3),智能机顶盒的应用软件,通过调用组件对象模型框架内对应组件的对外接口拼装组合而成,具体过程为,
(1)读取应用软件的配置,配置为对应的组件对象模型框架配置信息;
(2)组件初始化,根据对应的组件对象模型框架配置信息,对包含的所有组件进行初始化操作;
(3)组件查询,应用软件通过接口查询获得各对应组件的句柄;
(4)组件使用,根据获得的各组件句柄,使用各组件的功能和方法,各组件通过调用智能机顶盒的操作系统层和平台层的方法实现其对应的功能;
(5)组件释放,对各组件使用结束后,释放组件资源,完成智能机顶盒的应用软件的应用。
前述的基于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智能机顶盒软件系统模型的组件,包括机顶盒应用组件、管理组件、条件访问组件、媒体播放组件、浏览器组件、视图组件、DVB核心组件和用户接口UI组件。
前述的基于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件均包括注册函数、创建函数、使用函数、销毁函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的构建方法,将机顶盒软件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组件,并以组件的形式使用,组件实现各自组件模块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大大简化智能机顶盒软件系统的设计难度,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方便任务分配和错误定位,同时使运行稳定高效、模块组件设计独立、开发周期短、功能可用各组件高效配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DVB-C机顶盒软件的组件构成示意图。
图3是DVB-T机顶盒软件的组件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组件使用的工作流程。
图5是本发明的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框架图。
图6是是本发明的应用软件实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基于智能机顶盒的组件对象模型的构建方法,将机顶盒软件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组件,并以组件的形式使用,组件实现各自组件模块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大大简化智能机顶盒软件系统的设计难度,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方便任务分配和错误定位,同时使运行稳定高效、模块组件设计独立、开发周期短、功能可用各组件高效配置,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1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耐磨硬密封固定球阀
- 下一篇:LED显示屏终端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