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0127.6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波;李源;赵海明;游永亮;翟兰菊;王广才;李爱国;张胜古;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刈类 苏丹 种质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属于饲草品种选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优质牧草,原产非洲北部苏丹高原,世界各国普遍栽培。具有抗旱性强、适应性广、适口性好的特点,其茎叶品质比青贮玉米和高粱柔软,被誉为“养鱼青饲料之王”。在苏丹草选育技术的研究上,国外主要集中在苏丹草与高粱、甜高粱杂交育种研究上,多侧重于抗病性、抗寒性及饲用品质的选育。我国上世纪从90年代开始重视苏丹草选育技术研究,闵继淳等采用系统选育法,依据生育期、种子颖壳颜色、穗部性状等指标选育出新苏2号苏丹草;王桢等依据种子颜色从天然混杂苏丹草群体中选育出乌拉特1号苏丹草;于卓等利于单株选择法以前期生长发育快、植株健壮高大、分蘖多、穗型介于双亲之间为选择目标选育出蒙农青饲2号苏丹草;易津等提出苏丹草的选育应以高产、抗落粒性、耐刈割、再生性强、矮杆抗倒伏、抗寒性等多抗综合性状为主要目标,但并没有明确每个目标的选择标准;王赟文得出生育天数、主茎节数、茎粗以及单株分蘖数影响着苏丹草的营养品质。且已选育出的品种侧重于种子生产和干草加工,而能适用于青刈的、分蘖性和再生性强的、优质高产的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技术则无相关报道,严重制约了草食畜牧业以及南方养鱼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选育方法及后代材料田间表型选择标准不完备的现状,采用单株选择、系谱选育法,依据田间农艺性状表型制定选择标准,提供一种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F0代组配:以引进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的Jumbo高丹草杂交种为母本,以国内审定苏丹草品种新苏2号为父本人工组配杂交组合,获得F1代杂交种种子;
F1代选择:穗行种植,单粒点播,行距50cm,株距25cm,群体数量不低于300株;创造限水环境,只在播种时灌底墒水1次,重点筛选抗旱性优异单株的单株;
F2代选择:穗行种植,单粒点播,群体数量不低于500株,行距50cm,株距25cm;创造足水环境,分别在关键生长期播种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等灌溉1次,灌水量40m3/亩;重点筛选抗病性单株;
F3代选择:继续在F1限水条件下加代选择,按穗行种植,每份材料后代群体数量依然不低于300株;
F4-F6代选择:再分别按照F1-F3代后代材料选择顺序进行新一轮的旱、水交替定向选择,后代材料分离趋于稳定,群体数量不低于200株;
F7-F8代收获:按品系收获,完成两个世代新品系的稳定系、适应性评价调查记载,同时在隔离条件下安排小面积的繁种试验,群体数量不低于300株,混合收种,最终获得一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
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步骤F1代材料单株选择方法是:选择叶片腊脉,株型紧凑、节间短,单株分蘖数3个以上,抗病、抗倒性应达到1级以上的单株3-5株,自交套袋收获,淘汰材料花期前刈割处理。
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步骤F2代材料选择方法是:采用单株选择法在抽穗期进行选择,重点选育抗病、抗倒性选择应达到1级以上的单株,即叶斑病害占叶面积20%以下、植株倒伏倾斜不超过15度;同时还应满足单株分蘖数5-7个,株型紧凑,叶量丰富,每区自交套袋收获3-5个优异单株,并单独脱粒保存,淘汰材料花期前刈割处理。
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步骤F3代材料单株的选择方法是:在满足抗逆性选择的基础上;还要满足株型相对紧凑,主茎叶片数不低于13片;生育期偏中晚熟,夏播100天以上;单株分蘖6个以上,成穗茎4个以上;分蘖茎与主茎长势相同、高度接近一致、花期相差不超过6-8天;穗大小中等,中散型穗型;每区选择符合目标性状的单株3-5株,分别单株收获、脱粒。
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步骤F7-F8代选育方法需要进行花粉隔离,将选育的稳定系在隔离区种植,群体300株左右,开放授粉,成熟后混收得到新的稳定系。
本发明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的技术进步效果包括:明确了青刈类苏丹草新品系后代材料的田间表型选择标准和方法,选育出S36、S74、S2006、S104-16等一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与常规苏丹草相比,选育的新种质株型相对紧凑,主茎叶片数不低于13片,单株有效分蘖茎5-7个;生育期偏中晚熟;再生速度快,刈割3-5天后即可萌发再生茎7-9个;穗型中紧,花粉量大,结实率在90%以上;抗病、抗倒性突出,达到1级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0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梯导轨大背面铣削夹具
- 下一篇:一种木耳菜室内培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