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庭用的光伏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5061.1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4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华正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正才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S2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家庭用的光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由于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在开发利用时,不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也没有噪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绝对不会造成污染和公害,因此在高倡环保的今天,广为被人们所青睐。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现行的太阳能发电都采用大规模的发电站进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由于其规模大、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只适用于公共用电发电,而不适用于普通家庭使用。
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电费开支也成为其中不可省略的部分,对于部分家庭而言,更是成为了沉重的负担。特别是某些地广人稀的地方,由于公共资源还欠发达,很多地方都没有公共电力设施进行供电,因此根本无法使用电视、洗衣机、冰箱、电饭煲等现代流行、方便的家用电器,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寻找可以替代的可再生能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成为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而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难题。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高效的采集和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经逆变而成的交流电与电网电压的相位不同,如何进行调节,并且逆变后的交流电如何消除高次谐波,以免带给电网污染,以上问题使得两种交流电源很难叠加使用。此外,目前光伏逆变器中一般采用两台独立的三相电抗器组成滤波线路,如此不仅材料成本高,而且使整体体积大,占地空间多,装配及操作复杂、繁琐,显然阻碍了现今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家庭用的光伏控制系统,其能够高效的采集和利用太阳能,具有稳定性高、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家庭用的光伏控制系统,包括有转动架、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以及光伏逆变器;
该转动架安装于室外,转动架由第一电机带动旋转;
该太阳能电池板可翻转地安装于转动架上,太阳能电池板由第二电机带动翻转,且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中心设置有太阳能跟踪器,该太阳能跟踪器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太阳能跟踪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工作;
该充放电控制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
该蓄电池组的输入端连接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家庭负载;
该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家庭负载,且该光伏逆变器包括有:包括升压电路、逆变电路、滤波电路,该升压电路与该逆变电路相连接,该逆变电路和滤波电路相连接,该滤波电路由电抗器组成;
该电抗器包括有框架,该框架由上轭、上芯柱、中轭、下芯柱、下轭构成,该上芯柱位于上轭与中轭之间,该下芯柱位于下轭与中轭之间,并于上芯柱和下芯柱上分别对应绕制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其中由下轭、下芯柱、第二线圈和前述中轭共同构成三相主电抗器,由上轭、上芯柱、第一线圈和中轭共同构成三相副电抗器,所述主电抗器和副电抗器产生磁通在中轭上得以部分抵消,所述主电抗器、副电抗器所通过的额定电流IL相同,且该主电抗器的电感是副电抗器的电感两倍,所述主电抗器的磁感应强度BZ设定在0.8T~1.04T之间,所述副电抗器的磁感应强度BZ设定在1.1T~1.25T之间,所述第二线圈的匝数N2大于第一线圈匝数N1,所述下轭截面积为S1,所述中轭截面积为S2=M×S1×1.2,M为中轭上抵消后剩下磁通Φ1/下轭上磁通Φ2。
优选的,所述上芯柱为无取向硅钢片,所述下芯柱为取向硅钢片。
优选的,所述充放电控制器通过MPPT装置连接交直流控制器,交直流控制器中包含自补偿控制电路和单片机,交直流控制器的输入端接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端通过MPPT装置接充放电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交直流控制器还连接外部电网。
优选的,所述转动架为绝缘材质,转动架的周缘设置有导电层,该导电层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交直流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接触弹片,随转动架的转动,该接触弹片与导电层保持接触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正才,未经华正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5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皮大蒜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内阻和电压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