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锌管涂塑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7720.1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法勇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3/12;B0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管涂塑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涂料涂塑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镀锌管涂塑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采用钢管或镀锌钢管的输水管道,在运行过程中,钢管的锈蚀、漏水现象普遍,有的还十分严重。近年来,沿海大中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由于建筑质量提高,楼房寿命可达百年,对于输水管路的要求,应与楼房的使用寿命相近。一般钢管,甚至镀锌钢管,均达不到其使用寿命,而中途换管既不经济,又影响楼房寿命。且一般钢管在输水中易产生“红锈”,镀锌钢管易产生“白锈”。据日本能源综合管理技术协会抽样调查,输水管路采用镀锌管的建筑物,一般镀锌管使用一年左右开始产生白锈,三年左右多数发生孔蚀,80%的镀锌水管在十年内生锈而发生漏水事故。镀锌管在短期内由于锌的溶出而生锈是非常多的。由于红锈或白锈的产生,直接使所输送的水质造成污染,人们的生活用水质量大大下降,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如用于工业和医药输水,水质不纯,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事故。
国外如美国、日本等国家,80%以上的建筑输水管采用外镀锌内涂塑钢管。目前,国内有些设计院在建筑工程设计时也直接将外镀锌内涂塑铜管的要求明确写在设计方案中。钢管外表面镀锌,不仅使成本降低,且保持了热镀锌管便于套扣、安装、运输、耐磕碰、耐机械磨损、外表面美观等优良性能。内表面涂塑粉末涂料,就可具有涂塑钢管的全部优良性能,如涂膜光洁如镜面,不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具有有效的防结构性能,输水阻力系数小,增大输水能力,比内壁镀锌钢管提高输水量10%以上,降低输水动力消耗15%。如果安装后,镀锌层表面再涂银粉漆,正常使用年限可达百年以上,这就和楼房的使用寿命相适应,避免每隔一段时间就换输水管,既经济又不会因换输水管而影响楼房的寿命。
钢管外表面镀锌,内表面以黑铁管的状态涂塑环氧粉末涂料后其附着力还比较好,因为钢、铁及其合金是一种具有活性表面的金属,这种金属表面的活性物质与环氧粉末涂料能够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但是据我们调查国内许多热浸锌厂家只能做双面镀锌,单面镀锌在国内还没有普及,因此要想做外镀锌内涂塑钢管,就必须在内表面是镀锌的状态下涂塑粉末涂料。
但是镀锌管与粉末涂层的附着力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个行业技术上的难题。一方面是附着力指标不易达到要求,另一方面是不稳定。尤其是许多用户要求外镀锌内涂塑钢管必须要达刭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120《给水涂塑复合钢管》的要求,在CJ/T120-2000版的标准中是用划割法测环氧粉末涂层的附着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通过,而CJ/T120-2008版标准中要求环氧粉末涂层的附着力必须用水煮法进行测试,也就是镀锌管上的环氧粉末涂层在高温水煮试验后附着力必须在3级以下。这成了外镀锌内涂塑钢管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镀锌管涂塑工艺,该工艺能够提高双面镀锌后镀锌管内壁与粉末涂层之间的附着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镀锌管涂塑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首先判断该镀锌管是否经过钝化,然后区别对待:A、对未经钝化的镀锌管进行表面处理,将上述经过表面处理的镀锌管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200℃-250℃,预热25-35min后直接涂塑,涂塑后的管件置于160-200℃的烘箱中固化20-40min;B、对已经钝化的镀锌管经过表面处理,并经过250℃以上温度预热25-35min涂塑,涂塑后的管件置于160-200℃的烘箱中固化20-40min。其中B中对已经钝化的镀锌管先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经过250℃以上温度预热25-35min后,冷却至150-180℃后再进行涂塑;或者对已经钝化的镀锌管先经过250℃以上温度预热25-35min,冷却后再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加热至180-220℃进行涂塑。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的镀锌管涂塑工艺能够提高双面镀锌后镀锌管内壁与粉末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即按照CJ/T120《给水涂塑复合钢管》标准附录A的要求在95℃±3℃的热水中煮24h或75℃±3℃的热水中煮48h,镀锌管与粉末徐层之间的附着力也能满足≤3级的要求。且本发明对已经钝化和未经钝化的镀锌管进行区别处理,可以有效节约能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法勇,未经张法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压紧装置的锯边机
- 下一篇:一种手摇式切刀间距调整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