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弯管机送料机构加热温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7690.4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0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勇;费利芳;刘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昌盛新光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43 | 分类号: | C03B23/043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弯管 机送料 机构 加热 温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弯管机送料机构加热温度的方法。
技术背景
U形节能灯管需要先加热软化后再通过弯管机折弯,不同型号的节能灯管由于尺寸和材质的差异所需的加热软化温度也不一样,采用不变的加热温度若温度过低灯管软化不足,若温度过高则浪费能源甚至造成灯管过度软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控制弯管机送料机构加热温度的方法,能够更加精确的控制加热温度,提高生产效率,且更加节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控制弯管机送料机构加热温度的方法,该弯管机送料机构包括机架和送料滚轮,所述机架上设有红外线测温仪,所述送料滚轮下方设有喷火装置,所述喷火装置上方设有挡火装置,所述挡火装置包括挡火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升降组件相连,将红外线测温仪的红外线发射口对准送料滚轮上的节能灯管的加热区域,根据节能灯管的型号确定所需的加热标准温度,调节喷火装置开关控制火焰大小至红外温度检测仪的读数低于加热标准温度5~10℃,之后调节升降组件将挡火板下移使挡火板下表面下压喷火装置火焰直至红外温度检测仪的读数与加热标准温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测温仪为固定式红外线测温仪,其测温头固定于机架的上表面,其主机固定于送料机构侧面的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纹连接配合的螺杆和支撑板,所述螺杆上穿设连接板且连接板下端面与支撑板上端面相抵靠,所述连接板通过支杆与固定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方向垂直螺杆的把手,所述把手外表面包覆有隔热橡胶。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红外线检测节能灯管的加热区域温度,对照根据节能灯管的型号确定的加热标准温度,更加精确的调整喷火装置火焰大小,调节喷火装置开关控制火焰大小至红外温度检测仪的读数低于加热标准温度5~10℃,最后通过调节挡火板下压喷火装置火焰将加热区域温度补偿提高至加热标准温度,节省喷火装置能量消耗。本发明控制加热温度精准,调节效率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控制弯管机送料机构加热温度的方法,该弯管机送料机构包括机架1和送料滚轮2,所述机架上设有红外线测温仪,所述送料滚轮下方设有喷火装置,所述喷火装置上方设有挡火装置,所述挡火装置包括挡火板301和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升降组件4相连,其特征在于:将红外线测温仪的红外线发射口对准送料滚轮上的节能灯管的加热区域,根据节能灯管的型号确定所需的加热标准温度,调节喷火装置开关控制火焰大小至红外温度检测仪的读数低于加热标准温度5~10℃,之后调节升降组件将挡火板下移使挡火板下表面下压喷火装置火焰直至红外温度检测仪的读数与加热标准温度相等。
所述红外线测温仪为固定式红外线测温仪,其测温头固定于机架1的上表面,其主机固定于送料机构侧面的工作台上。固定式红外线测温仪的测温头和主机分离并通过数据线相连,主机固定于送料机构侧面的工作台上便于观察和操作。
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螺纹连接配合的螺杆401和支撑板402,所述螺杆上穿设连接板403且连接板下端面与支撑板上端面相抵靠,所述连接板通过支杆404与固定板相连。所述支撑板402上设有方向垂直螺杆的把手402a,所述把手外表面包覆有隔热橡胶。该结构调节更加简单,握持把手旋转支撑板调节挡火装置高度更加方便安全。
以上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做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兴昌盛新光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兴昌盛新光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6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