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端协同设计开发与WEB自动生成之运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7098.4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施中仁;韦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量数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端 协同 设计 开发 web 自动 生成 运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端协同设计开发与WEB自动生成的运行平台,包括:一云端协同作业平台,该云端协同作业平台将每一项目自动规划成至少二层,该二层为一初阶设计层及一高阶设计层,分别规划给新进或基础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初阶设计层设计完成进入高阶设计层设计,每一权限都相当清楚,也使得开发时间可预测,且跨平台服务使所有工程师都可藉由任何浏览器登入作业,据以达到协同合作及不受地域限制,再其更新容易可一键完成,并可树形图配合图型灯号管制,使每一工程师自身需要作业的工作一目了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程序设计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云端协同设计开发与WEB自动生成的运行装置,其云端协同作业装置将项目自动规划成至少二层,并分派给至少二级工程师,使开发时间可预测及可任何时间地点任何浏览器均可登入协同作业,且更新可一键完成。
背景技术
按,现今的客制化程序设计工作已经渐由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业,但是协同作业最怕的就是各唱各的调,尤其是高级工程师总是不放心将工作丢给新进或基础工程师,因为怕新进或基础工程师动到什么重要的地方而产生问题,事后又不容易找到问题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找出并修正新进或基础工程师所犯下的错误,所以高级工程师常需一手包办所有的工作,而新进或基础工程师则没有工作可作,形成忙的人忙死而闲的人闲到慌的不平衡状态。
再者,此种工作都集中在少数几个高级工程师的身上时,将会造成工作时间的不可预测性,因为或许只是在一个项目多花一天的时间,但是后面排队的所有项目也被无形中又拖慢了一天的时间。如此在越后面的项目其完成的时间几乎遥遥无期。
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程序设计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方式,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也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端协同设计开发与WEB 自动生成的运行装置,其云端协同作业装置将项目自动规划成至少二层,并分派给至少二级工程师,使开发时间可预测及可任何时间地点任何浏览器均可登入协同作业,且更新可一键完成。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云端协同设计开发与WEB 自动生成的运行装置,系包含有:一云端协同作业装置,该云端协同作业装置将每一项目自动规划成至少二层,该二层为一初阶设计层及一高阶设计层,分别规划给至少二级工程师,包括新进或基础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初阶设计层设计完成进入高阶设计层设计,每一权限都相当清楚,也使得开发时间可预测,且跨装置服务使所有工程师都可藉由任何浏览器登入作业,据以达到协同合作及不受地域限制,再其更新容易可一键完成更新,并可树形图配合图型灯号管制,使每一工程师自身需要作业的工作一目了然。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发明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权限模块设定权限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项目规划模块规划层级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跨装置服务模块支持各种浏览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接口模块显示其中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显示接口模块显示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更新模块更新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自动备份模块的备份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加密模块的加密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量数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量数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胀管机的胀杆选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