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村(社区)污水泥液无动力混合、抗低温生化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96124.1 | 申请日: | 2014-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杰;张振文;孙长顺;张蓓;薛旭东;杨晨曦;林启才;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农村 社区 污水 泥液无 动力 混合 低温 生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工程领域可生化处理污水的生物厌氧发酵处理系统,具体涉及农村(社区)污水泥液无动力混合、抗低温生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出现一大批类似于城市社区的村庄和小城镇,迫切需要新建环保设施处理相对集中的分散式生活污水。
厌氧技术由于在节能、物质和能源回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
建造运行成本低、维护简便的化粪池、沼气池等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技术是适用于农村(社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代表。近年来,随着农村环保工作的深入,三格式化粪池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利用厌氧发酵微生物降低废水中的SS、有机物和营养盐浓度。为了提高单位容积的去除效率,延长污水停留时间,提高污水与池内活性污泥的混合程度、提高冬季池内的水温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技术。传统三格式化粪池由于未充分利用容积,有死角,污水与活性污泥难以有效混合,对污水处理的处理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低温,冬季对污水处理效果更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三格式化粪池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维护费用及运行管理费用低,能减少占地面积,处理效率高的农村(社区)污水泥液无动力混合、抗低温生化处理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农村(社区)污水泥液无动力混合、抗低温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相互分隔、依次串联设置的封闭的漂浮沉淀分离池、折流混合发酵池和高效生化处理池三室,所述漂浮沉淀分离池上连接有进水管路,漂浮沉淀分离池与折流混合发酵池通过导流管相连通,折流混合发酵池通过三通导流管与高效生化处理池相连通;所述高效生化处理池中设有立体弹性填料,上部通过出水管路将处理后的清洁水排入深度处理设施或外环境;三通导流管进水口的一端连接折流混合发酵池,出水口一端贯穿所述立体弹性填料延伸至高效生化处理池底部,通气口位于高效生化处理池水面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沉淀分离池侧壁导流管沿其侧壁倾斜设置,导流管与侧壁设置的角度为20-30°,导流管进水口设置在漂浮沉淀分离池中部水深处;导流管或为在漂浮沉淀分离池侧壁上打通的水平导流孔,导流孔高度为漂浮沉淀分离池中部水深处。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混合发酵池内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将折流混合发酵池分隔成串联的大小显著不同的降流区和升流区2个区,降流区大小为折流混合发酵池的1/4-1/3。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为自折流混合发酵池水面以上60-80cm处至底部垂直设置的墙体,在折流板的底部设有3个等间距设置的宽0.2m、高出池底0.3m的矩形导流通道。
进一步地,折流混合发酵池池底设有3条深、宽均为0.2m的导流沟,导流沟两侧池底以20%的坡度向导流沟倾斜;所述折流板底部的3个矩形导流通道与池底的3条导流沟对应,成为一体,形成宽0.2m、高0.5m的导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混合发酵池与高效生化处理池连通的三通导流管进水口设在其液面下20cm-40cm处;所述三通导流管出水口距高效生化处理池池底40cm-60cm。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生化处理池内设置的立体弹性填料距池底50cm,距液面30cm。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生化处理池池底为锥形,锥形池底坡度为20%,锥形池底正对三通导流管出水口为一深0.2m、直径为0.8m的圆坑。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混合发酵池、高效生化处理池两池深度为5m-8m,漂浮沉淀分离池可稍浅,也可与折流混合发酵池、高效生化处理池两池深度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处理装置设置折流板、三通导流管,通过改变水流路径延长了污水在处理装置内的停留反应时间。
2、本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折流板、三通导流管,以及在池底设沟渠、圆深坑、20%坡度汇集活性污泥,在不增加动力能源的情况下,提高了污水与装置内活性污泥的混合程度,使污水与微生物污泥迅速充分接触,污水处理效率可提高30-50%。因此在相同处理效果情况下,可有效减小处理装置的体积,减少占地面积和基建投资。
3、本处理装置折流混合发酵池、高效生化处理池两池进水采用液面下进水,可有效防止表层漂浮物流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6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站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健身球自动分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