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管材立体冲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3390.9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飞戎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D7/01;B26D7/02;B26D7/06;B26D7/2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多工位 管材 立体 冲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压设备,特别是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管材立体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管材不同方位冲孔时,一般都是依靠人工操作进行冲孔,需要多次拆装定位,操作复杂,管材冲孔精度难以保证,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
经检索,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打孔机【专利号:ZL200820130409.5;授权公告号:CN201309184Y】。这种打孔机,包括有台架,工作台面,半圆形槽体与滑膛固连,与半圆形槽体相应设置的还有另一个半圆形槽体,两个半圆形槽体通过固定板和固定螺栓固定组成固定槽,固定槽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槽两侧设有滑膛,滑膛套在设有的滑杆上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滑杆设置在台架的台面上设有的滑杆座上。
该专利中公开的打孔机尽管能够同时对多个塑料管进行打孔,但用该打孔机打管材不同方位的孔时,需多次拆装,打孔精度难以保证,因此,设计出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管材立体冲压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管材立体冲压设备,该冲压设备具有可对管材进行自动立体冲孔的特点、冲孔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管材立体冲压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主轴,所述的主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的主轴中部固定转盘,所述的转盘上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芯棒,所述的芯棒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能将管材输送并套设在芯棒上的送料装置,所述的芯棒上设置有能将套设在芯棒上的管材轴向定位住的定位装置,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能对套设在芯棒上的管材进行冲压的冲压装置,所述的冲压装置包括冲压头,所述冲压头能处于芯棒的通孔正上方;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能使冲压后的管材脱离芯棒的下料结构。
本全自动多工位管材立体冲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车间人员将管材通过送料装置送到芯棒上,通过定位装置对管材进行轴向定位,通过第一动力机构带动主轴一起正转,主轴带动转盘一起正转,转盘带动定位装置一起正转,随着定位装置的正转将管材转到冲压头的正下方,通过冲压装置带动冲压头向下移动,冲压头向下对管材进行冲孔,通过下料机构将冲好孔的管材取下来;主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在主轴的两端,第一轴承的外圈和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盘、基板、安装板、导向套、定位套、定位座、移动座和气缸一,所述的基板固定在上述的转盘上,所述的基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板设置在基板上,安装板上开设有呈条形的安装孔,所述的固定盘固定在机架上,且固定盘处于基板下方,所述的固定盘上开设有呈偏心的环形槽,定位座和移动座均套设在芯棒外,所述的安装板靠近转盘的一端上固定有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下端穿过基板固定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处于环形槽中;定位座套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的气缸一固定在定位座上,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与移动座相固定,所述芯棒外套设有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处于移动座和定位套之间,连接板二能与定位套相接触,连接板一固定在移动座上,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之间固定有轴承二;导向套套设在芯棒外,处于定位座和移动座之间,导向套两对应的内壁处开设有倾斜的导向槽一和导向槽二,导向槽一和导向槽二的槽深均由移动座朝定位座方向逐渐变浅,所述的定位套由定位半套一和定位半套二所构成,定位半套一和定位半套二均设置在导向套内,所述定位半套一外侧壁上固定有导向槽一相匹配的导向块一,所述的导向块一处于导向槽一中,所述定位半套二外侧壁上固定有导向槽二相匹配的导向块二,所述的导向块二处于导向槽二中;所述导向套外还套设并固定有轴承三,轴承三外圈固定在定位座上,轴承三内圈外端面上固定有从动轮一,从动轮一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结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飞戎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海宁飞戎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