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动车组旅客到站个性化定制非人工提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3364.6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敬舜;朱国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敬舜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铁动 车组 旅客 到站 个性化 定制 人工 提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运输,涉及高速铁路,涉及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及其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涉及列车超速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涉及一种单片机为主体的控制电路及外围配件,涉及一种软件编程语言,涉及高铁和动车工作人员作业流程,特别涉及一种高铁动车组旅客到站个性化定制非人工提醒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高铁和动车,也适用于装有可接收地面应答信息装置、或装有目标距离控制模式的车辆上,如普速旅客列车,公路客运车辆。
背景技术
为避免旅客坐过站,铁路方面目前对高铁和动车的规定是,在列车接近到站停车时,以视觉和听觉形式,先后多次发布列车到站信息。其中车厢前端显示屏数次滚动显示中英文到站信息;外加语音发布列车到站信息3次:其中录播播放2次,再由工作人员沿车厢口头通报1次。但即使这样,旅客坐过站现象天天都在发生。
显然,这种提醒方式有很大弊端:一是数次语音到站信息提醒,影响、干扰未到站而正酣睡的旅客休息,侵犯旅客正当权益;二是对已到站而正酣睡的旅客提醒不力,未能充分恪遵到站提醒责任;三是有些旅客怕坐过站,即使在车上小睡或休息时也战战兢兢,不能完全放松身心;四是视觉和听觉反复提醒,并不符合生产过程中的节约程序原则。
由专利检索得知,在这方面的现有技术,尚存很大欠缺。如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动到站提醒装置”(申请号201220649809.3,申请日2012.12.01,授权公告号CN202896599 U,授权公告日2013.04.24),公开了一种自动到站提醒装置。但该装置有些许不足:一是喇叭提醒到站旅客,会影响邻座未到站旅客正常休息;二是该装置使用的配件人体压力传感器,其灵敏度会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迅速衰减,可靠性不稳定;三是车辆到站时,需要驾驶员人工按下到站按钮,触发到站提醒。综合来看,该装置整体设计思路简陋,不具有生产推广前景。
另外,检索到不少已公开的到站提醒方法或装置或系统等发明专利,此类专利采用落后技术理念设计的较多,而采用当下高铁前沿科技成果为依托的设计罕见。因此,虽有众多类似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但鲜有可移植到高铁上的可行技术成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铁动车组旅客到站个性化定制非人工提醒方法。
本发明依托现有高铁的完全成熟应用技术,借助当前臻备完善的电子科技及软件编程语言,实现了高铁动车组旅客到站个性化定制非人工提醒方法。
所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对每位旅客做到了个性化定制到站提醒,做到了免打扰服务。旅客再也不用担心坐过站,可安心休息。非人工的震动式由弱到强自动提醒,更利于旅客接受。且提醒启动时间由进站地面应答器触发,控制在到站前的7 ~5分钟,精确、及时、不受列车晚点影响,也不影响邻座旅客。如果列车到站而旅客仍未离开座椅,则强行锁闭座椅,迫使旅客离开,有效避免了人工提醒不力弊端。
另外,本发明可完全取代列车工作人员沿车厢来回口头“联口到站通报”作业程序。不仅大为方便旅客出行,亦可彻底终止高铁、动车上落后的工作方式,减少列车工作人员低效的工作量,同时也可节约不少劳动力成本。也改变了高铁落后的到站提醒工作方式。
还有,打开车载提醒控制装置系统显示终端,也可非常直观了解每节车厢的现有旅客人数,及车厢内旅客到达站点分布情况,对缩短组织旅客上下车乘降时间带来极大便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先行由旅客自行设置到站信息,旅客设置的数据由车载提醒控制装置系统接收、存储,并与ATP送来的进站地面应答器信号即列车定位信息进行逐一比对。如果一致,则向对应座椅发出指令,触发提醒装置动作单元工作,达到唤醒旅客目的。
所述方法包含以下实施步骤:
(1)先行由旅客自行设置到站信息;
(2)车载提醒控制装置系统用于接收、存储旅客设置的数据,并和CTCS、ATP送来的进站地面应答器信息进行逐一比对;
(3)如果一致,则向对应座椅发出指令,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返回步骤(2);
(4)提醒控制装置单元一启动,检测旅客是否离开座椅,判断为真则程序结束,准备进入下一循环;判断为非则进入步骤(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敬舜,未经朱敬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