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杂交种农华205的制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3314.8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谭春平;李绍明;赵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杂交种 205 制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杂交种农华205的制种方法,其属于农作物玉米杂种优势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种质资源狭窄,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在过去20年间所选育的杂交种,其亲本自交系大多来源于兰卡斯特、瑞德黄马牙、旅大红骨和唐四平头四个系统,这不仅存在着遗传脆弱性问题,而且选育的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无论在性状上还是在产量上都无特色,很难有大的突破。为了更大的满足我国人中的增长的食品需要,及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要,选育高产、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是目前我国玉米育种界的首要任务。
我国玉米育种历史告诉我们:“国外优异资源的引入和应用是二十多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非常注重国外种质的引进利用。国内一些玉米育种单位先后直接和间接利用国外种质选育出一批优良杂交种,如中单2、丹玉13、丹玉15、掖单系列、农大系列、郑单系列,国外种质的引进和利用不仅丰富我国种质资源,也可以创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选育出突破性的杂交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杂种优势理论,选用高配合力、农艺性状好、基因型纯合、双亲亲缘关系远的自交系杂交,选育出品质佳,产量高,脱水快,抗病、抗倒性好的玉米杂交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包括选育自交系,安全隔离,调节播期,适宜行比,去杂去劣,母本去雄,铲除父本,适时收获,利用自选系H985为母本,外引系B8328为父本杂交,配制玉米杂交种。
其中所述的自选系H985是2005年在北京以国外杂交种ML06-6(引自德国)为基础材料自交得S1种子,经海南、东北、北京多地多环境连续选优自交7代,选育出H985。
父本B8328是金色农华新选育出的骨干玉米自交系,由其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正在参加各省份的区域实验。
本发涉及的生物材B8328均已在非专利文献中公开,并且上述生物材料在申请人处均有保存,申请人保证自本专利申请日起20年内向公众发放。
B8328已在2013年7月1日出版的《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2013年4期第30页,记载其作为亲本材料应用于育种。
本发明利用自选系H985为母本,自选系B8328为父本杂交配制的玉米杂交种农华205的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267厘米,穗位106厘米,全株21片叶,雄穗分枝7-13个,花药紫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桔黄色、马齿型,穗轴粉色,百粒重40克,出籽率87%,品质好.
该品种2010年参加内蒙中熟组预备试验,2011年参加内蒙中熟组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内蒙中晚组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内蒙中晚熟组生产试验。
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32.0天,比对照晚1.1天。2013年生产试验,6点试验4增2减,平均亩产791.6公斤,比对照增产3.49%,居第2位。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1.产量高:
2013年生产试验,6点试验4增2减,平均亩产791.6公斤,比对照增产3.49%,居第2位2.品质优良:外观商品性好,角质含量高,好卖粮。
2、抗性强:
2013年生产试验田间表现平均倒伏率0.0%,平均倒折率0.0%,大斑病1级;丝黑病株率0.3%;黑粉病株率1.1%;茎腐病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杂交种农华205的具体选育过程
农华205是北京金色农华种业公司2008年用自选系H985为母本,B8328为父本,杂效组配育成。H985是2005年在北京以国外杂交种ML06-6(引自德国)为基础材料自交得S1种子,经海南、东北、北京多地多环境连续选优自交7代,选育出H985。
父本B8328金色农华自行选育。
1)2011年参加北京金色农华种业品比试验,平均亩产802公斤,比对照丰田6号增产11.1%。产量表见表1。
表1 2009年农华205品比实验产量结果 单位: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换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林木种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