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2462.8 | 申请日: | 2014-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0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可进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F03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35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重力差产生动力的机器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利用两个一样重的配重块铁体在杠杆上的重力差和引力和吸力速度599.99952公里每小时,产生动力的机械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产生动力发动机比较多,其所使用的能源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煤、油、电等,由于煤、油对环境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而火力发电需要消耗煤、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人们又在风能、水能、太阳能具有不污染环境,能源来源广泛的特点,但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气候等影响,难于在不同地区全面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巧妙利用重力差,和重力差的下落速度599.99952公里每小时。重力差即是引力差和地心吸力即是吸力差、吸力速度599.99952公里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重力发动机,它是在支架上面安装有转轴,转轴中部位置安装有飞轮和传动轮,转轴左边接有两根摆臂,右边也接有两根摆臂,组成形杠杆。每根摆臂从转轴沿另一个自由端开有长滑孔。转轴左边两根摆臂长滑孔与配重块铁转轴铰接。转轴右边两根摆臂长滑孔与另一个配重块铁转轴交接。两个配重块铁重量是一样的。支架上有四个支承座,每个支承座上开有一个回转式滑槽,滑槽又和配重块铁转轴交接。回转式滑槽令到杠杆上的两个配重块铁在借助外力起动后在吸力差和吸力速度599.99952公里时速和飞轮惯性存储能量永远寻找不到平衡点永远在转动。这是两个重力在杠杆上转化关系,与能量转化无关即与能量守恒定律无关。与重力大小有关与重力下落速度有关。所以两个配重块铁越重动力越大。与动力臂和阻力臀相比的差有关。就好像是一样重小孩坐跷跷板一样,坐在离转轴远的小孩向转轴自动输入动力同时又将另一个小孩跷起来,两个小孩同时坐下平衡跷跷板上不用小孩用力坐离转轴远小孩就自动跷起另一个小孩,一举两得。这个就是重力差自动寻找平衡运动,就是运用重力差自动寻找平衡运动和重力差自动寻找平衡运动速度几百公里时速作为动力保持重力发动机持续产能。重力发动机起动后配重块铁就可达几百公里运动时速。
滑槽就好像人一样按需要来推动配重块铁在杠杆的位置。重力发动机还可以按需要相应加长转轴加多摆臂和配重块铁、支承座、滑槽等来加大输出动力。也可以两个摆臂合二为一组成形杠杆、两配重块铁同一滑槽内运行、飞轮和传动轮安装在转轴凸出部位。
本发明利用相互交替配合的两配重块铁在杠杆上不平衡自动寻找平衡运动和自动寻找平衡的运动速度来持续转动,不断地驱动转轴旋转由传动轮输出动力,来达到本发明目的。其巧妙秒用铁的重力差和吸力速度,通过简单的构造转化为动力的过程。本发明制作简单,造价低,运行成本经济,且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气候的影响,很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重力发动机右上方视图。
图2正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力发动机,在支架1,上有转轴5,转轴5中部位置安装有飞轮2和传动轮3,飞轮2有惯性作用可贮藏能量,也可放出能量,克服运动阻力,使转轴5在运转时平稳,飞轮2和传动轮3的两侧有支承座4固定,转轴5安装在支承座4上,转轴5左右两边分别接有两根摆臂7,组成形状的杠杆。两配重块铁8在杠杆上的重力差交替对转轴5施加转动力矩。使转轴旋转而由传动轮3输出动力。摆臂7从转轴端沿另一自由端开有长滑孔9,转轴5的支承座4上开有绕转轴回转式滑槽6,配重块铁转轴10与摆臂的长滑孔9铰接。配重块铁转轴10又与滑槽6铰接。支承座上的回转式滑槽6由不等的两部份构成,这样使配重块铁8运转到转轴5前面时永远离转轴最远,运转到后面时永远离转轴最近,这样保证重力差寻找平衡永远同一方向运动。利用重力差自动寻找平衡运动和重力差速度即吸力速度驱动转轴5旋转由传动轮3输出动力。重力发动机机构不断地循环保持产能效果从而输出动能。
本发明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所需的制动控制机构,并由传动轮3外接与其配合的传动机械,放于汽车、发电机等机器就可使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可进,未经陈可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小排量复合采油设备
- 下一篇: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