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hellCode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1246.1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喻民;姜建国;李敏;刘超;仇新梁;黄超;王菲飞;王冉晴;赵双;刘坤颖;高翔;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hellcode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ShellCode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包含ShellCode特征序列的ShellCode指令序列特征库;
载入待检测文件,对所述待检测文件进行解析,形成解析文件;
对所述解析文件进行指令的模拟执行和分析,记录可疑指令序列并与所述ShellCode指令序列特征库中的ShellCode特征序列进行对比,判断所述解析文件中是否包含ShellCode;
输出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hellCode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检测文件进行解析,形成解析文件包括:
根据待检测文件的类型进行解析,转换为统一格式的解析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hellCode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档类型包括:
DOC、DOCX、XLS、XLSX、PPT、PPTX、PDF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hellCode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解析文件进行指令的模拟执行和分析,记录可疑指令序列并与所述ShellCode指令序列特征库中的ShellCode特征序列进行对比,判断所述解析文件中是否包含ShellCode,包括:
步骤S1:初始化可疑指令序列步长;
步骤S2:将所述解析文件作为二进制串进行指令的模拟执行和分析,当检测到可疑指令时,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6;
步骤S3:将所述可疑指令序列步长加1;
步骤S4:比较所述可疑指令序列步长是否达到所述ShellCode指令序列特征库中的ShellCode特征序列的阀值,如果达到阀值,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6;
步骤S5:判定所述解析文件数据中包含ShellCode,记录告警信息;
步骤S6:判断是否对所述解析文件中的所有数据完成检测,如果完成了所有数据检测,判定所述解析文件中不包含ShellCode,否则,回到步骤S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ShellCode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ShellCode检测结果对所述ShellCode指令序列特征库中的ShellCode特征序列进行更新。
6.一种ShellCode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特征库模块、调度模块、文件解析模块、模拟分析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所述调度模块与所述文件解析模块相连,所述模拟分析模块分别与所述特征库模块、文件解析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相连,其中:
特征库模块,用于建立包含ShellCode特征序列的ShellCode指令序列特征库;
调度模块,用于载入待检测文件;
文件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检测文件进行解析,形成解析文件;
模拟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解析文件进行指令的模拟执行和分析,记录可疑指令序列并与所述ShellCode指令序列特征库中的ShellCode特征序列进行对比,判断所述解析文件中是否包含ShellCode;
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hellCode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解析模块还用于:
根据待检测文件的类型进行解析,转换为统一格式的解析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hellCode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分析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初始化可疑指令序列步长;
步骤S2:将所述解析文件作为二进制串进行指令的模拟执行和分析,当检测到可疑指令时,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6;
步骤S3:将所述可疑指令序列步长加1;
步骤S4:比较所述可疑指令序列步长是否达到所述ShellCode指令序列特征库中的ShellCode特征序列的阀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6;
步骤S5:判定所述解析文件数据中包含ShellCode,记录告警信息;
步骤S6:判断是否对所述解析文件中的所有数据完成检测,如果完成了所有数据检测,判定所述解析文件中不包含ShellCode,否则,回到步骤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2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式刮毛机
- 下一篇:一种马桶上自动防尿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