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3级生物安全柜污染物转移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0404.1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洪祥;朱远见;诸葛纯一;张梦寒;许飞;黄学文;程绣;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02 | 分类号: | A61L2/02;A61L2/10;A61L9/20;A61L2/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3 生物 安全 污染物 转移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P3级生物安全柜污染物转移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柜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
生物安全柜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大类以满足不同的生物研究和防疫要求。而P3级生物安全柜是为P4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而设计的,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安全防护等级的安全柜,其消毒等级要求较高。生物安全柜中的生物样本、实验器械等物品需要转移出来消毒,转移过程中,待消毒的污染物与外部环境之间必须做到充分的密封,否则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技术中,潘欣等人研制的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中动物饲养隔离系统,设计并试制了以双门传递接口、传递桶构成隔离器之间的传递链,以过氧乙酸灭菌器及其附属管道构成针对隔离器的消毒灭菌链,以PLC控制系统、WINCC6.0程序系统实现对隔离器、灭菌体系的自动化控制与监测。通过隔离器,将受控制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分离,使操作对象和工作人员相分离,避免人于感染物质直接接触、避免感染物质逃逸到环境中、避免感染物质丢失,具体参见[潘欣、祁建成等人,医疗卫生装备,2009,8]。其中每台隔离器设置2个双门传递接口虽然使用隔离器能提高工作人员和操作程序的安全性,减小污染区域,但是隔离器设置的2个双门传递接口不能做到完全的密封,还是会导致在两门间隙内藏菌,且隔离传递系统由带有双门传递接口的ALPHA传递门和顶部带有BETA门的传递桶构成,传递桶需直接与传递门对接后方可进行消毒,一般情况下传递桶空桶重10~20斤,满桶重30~40斤,对实验人员来说特别是女性,对满桶后的装卸操作较为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且操作便捷的P3级生物安全柜污染物转移消毒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3级生物安全柜污染物转移消毒装置,所述生物安全柜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可向内打开的隔离门,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具有封闭内腔的负压抽风柜、设于所述负压抽风柜中的高压消毒筒、收容在所述高压消毒筒中的传递筒,所述传递筒包括中空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筒体口部软质材料制成的传递管、固设于所述传递管口部可打开或关闭的电磁门,所述负压抽风柜的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传递管穿出的传递口,所述传递口处设有可向内打开的传递门,所述电磁门可电磁吸合在所述生物安全柜的外侧且所述传递管的管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周向外侧。
优选地,所述负压抽风柜上开设有所述传递口的外侧壁、所述生物安全柜上开设有所述出料口的外侧壁之间密封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出料口、所述传递口位于所述连接管的管口内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物安全柜、所述负压抽风柜可分离地设置,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地连接在所述负压抽风柜上,其另一端可密封地吸合在所述生物安全柜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中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传递管的支撑座。
优选地,所述高压消毒筒包括内设有加热器的高压筒体、可打开地设于所述高压筒体上的筒盖。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电热丝。
优选地,所述出料口呈锥形口,对应地,所述隔离门为带有密封圈的锥形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隔离门处设有电热消毒器。
优选地,所述传递筒的所述中空筒体为软质织物筒。
优选地,所述生物安全柜中设有多个紫外消毒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P3级生物安全柜污染物转移消毒装置,通过将生物安全柜中的污染物品转移至负压抽风柜中的高压消毒筒中进行消毒,转移的过程中做到了完全密封,防止污染物的二次污染,并避免了人与污染物的直接接触,同时高压消毒筒的固定设置也降低了转移消毒时的劳动强度,操作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3级生物安全柜污染物转移消毒装置与生物安全柜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脱落型侧顶板安装装置
- 下一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修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