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精炼炉升降框架导轨安装调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0100.5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5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焱熠;赵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精炼炉 升降 框架 导轨 安装 调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H精炼炉升降框架导轨安装,尤其是导轨呈四周均布类型的导轨安装调校。
背景技术
传统RH精炼炉升降框架导轨安装采用各个导轨吊线调校或多台经纬仪联合持续检测的方法。各个导轨单独吊线调校,不但措施多,占用线坠多,而且基准易发生不统一;采用多台经纬仪联合检测,过多地占用了经纬仪和人力,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基准统一难、过多占用仪器及人力等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可靠,既保证导轨调校精度,也减少仪器和人力使用,降低成本,简化操作,提高效率的RH精炼炉升降框架导轨安装调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RH精炼炉升降框架导轨安装调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RH精炼炉钢包升降装置四根导轨均布在基础坑的四角的特点,确定基础坑的中心;
2)在基础坑的顶部设置线架,线架的一端固定在基础坑的顶部,线架的另一端水平伸向基础坑的中心,在线架的另一端上悬挂线坠,线坠在竖直方向上与基础坑的中心对应,并将线坠作为基准中心;
3)用钢尺或千分尺测量检查导轨,调校导轨:
3.1)通过测量各根导轨与线坠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各导轨相互之间的距离;
3.2)通过测量各根导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到线坠的距离,进而调校导轨的垂直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3)中,调整各根导轨后,四根导轨到基准中心的距离为等距,导轨安装位置偏差允许±0.5mm,相对两导轨平行度为1mm,导轨直线度为0.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RH精炼炉钢包升降装置四根导轨均布在基础坑的四角的特点,在基准中心进行一次吊线,设置一根基准线,同时调校四根导轨,以达到基准统一,经济可靠,既保证导轨调校精度,也减少仪器和人力使用,降低成本,简化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导轨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导轨断面布置图;
图3为导轨调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RH精炼炉升降框架导轨安装调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RH精炼炉钢包升降装置四根导轨1均布在基础坑2的四角的特点,如图1、2所示,确定基础坑的中心3。
2)在基础坑2的顶部设置线架6,如图3所示,线架6的一端固定在基础坑的顶部,线架的另一端水平伸向基础坑2的中心,在线架6的另一端上悬挂线坠4,线坠4在竖直方向上与基础坑的中心对应,并将线坠4作为基准中心。
3)用钢尺5或千分尺测量检查导轨,调校导轨:
3.1)通过测量各根导轨与线坠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各导轨相互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四根导轨到基准中心的距离相等;
3.2)通过测量各根导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到线坠的距离,进而调校导轨的垂直度,即实现各根导轨的底部和顶部到线坠的距离相等。
调整各根导轨后,四根导轨到基准中心的距离为等距,导轨安装位置偏差允许±0.5mm(即相邻最近的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偏差控制在±0.5mm以内),相对两导轨平行度为1mm(即基础坑2对角上的导轨之间的平行度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导轨直线度为0.5mm(即导轨的底部和顶部距离线坠的距离之差控制在0.5mm以内,以实现导轨垂直安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示光栅定位粘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