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净除尘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89089.0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岳建华;岳征宇;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建华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行业-一种超净除尘系统的方案。
背景技术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大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大面积雾霾使人民深受危害,也深深促动政府和企业治理环境的动力。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烟尘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排放主要由火电厂产生,为此国家发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此标准从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要求一般地区排放的烟尘浓度≤30mg/Nm3、重点地区排放的烟尘浓度≤20mg/Nm3;珠三角、长三角的政府和一些负责任的企业提出火电厂排放达到燃气机组的排放标准,即:排放的烟尘浓度≤5mg/Nm3、二氧化硫浓度≤35mg/Nm3、氮氧化物浓度≤50mg/Nm3。
火电厂锅炉燃烧后温度为120~150℃的烟气携带大量的烟尘,一般为20~30g/Nm,要达到烟筒排放的烟尘浓度≤5mg/Nm3的要求,静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15mg/Nm3,为此静电除尘器效率要达到99.95%及以上,这个要求现有的系统和设备难以胜任。大型工业烟尘的排放主要由静电除尘器和脱硫塔进行捕获,但由于技术和投资等问题现有的静电除尘器和脱硫塔组合的形式还达不到国家新排放标准的要求,究其原因如下:
1)采用先进的静电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电源投资高;
2)比电阻高的灰,静电除尘器除尘后的烟尘难以达标排放;
3)静电除尘器末级和次末级振打时二次扬尘产生的细灰没法脱除;
4)脱硫塔的石膏浆液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形成的石膏雨脱除困难。
为此,现有的烟气调质、湿式电除尘器等由于造价和运行费用高,且维护难、维修费用高,推广起来有较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净除尘系统,此种超净除尘系统分别在静电除尘器(5)的烟气入口、脱硫塔(3)的烟气入口和脱硫塔(3)的烟气出口安装超细颗粒雾化喷头(11),与现有的静电除尘器(5)和脱硫塔(3)相结合将烟尘浓度降低到5mg/Nm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净除尘系统,包括烟筒(1)、离心烟道和储液箱(2)、脱硫塔(3)、引风机(4)、静电除尘器(5)、水泵(高压)(6)、储水箱(7)、控制器(8)、静电除尘器控制系统(9)、厂用杂用空气(10)、超细颗粒雾化喷头(11),其特征是:
1超细颗粒雾雾化系统,超细颗粒雾化系统是利用高压水泵(6)产生20Mpa及以上压力的高压水经专用的超细颗粒雾化喷头(11)作用下形成水雾,此超细颗粒的水雾直径为10~50um,这些超细颗粒的水雾能够将细烟尘或细烟尘一石膏浆很好的凝聚,形成大颗粒的细烟尘凝聚体或细烟尘-石膏浆液凝聚体,被脱硫塔(3)和离心烟道(2)所捕获。超细颗粒雾化系统包括储水箱的(7),水泵(高压)(6),超细颗粒雾化喷头(11),相应的管道、控制阀门和测量装置。超细颗粒雾化喷头(11)分别安装在静电除尘器(5)的烟气入口、脱硫塔(3)的烟气入口和脱硫塔(3)的烟气出口,这些设备在控制器(8)的控制下协同工作,实现超净除尘的目的。厂用杂用空气(10)和相应的控制阀在控制器(8)的控制下对超细颗粒雾化喷头(11)和相应的管路进行吹扫,防止冬季喷头和管路冻坏(北方地区)。
2离心烟道和储液箱(2),包括分别与脱硫塔(3)和烟筒(1)连接的下半圆型烟道和烟道下面的储液箱(2),其中下半圆型烟道流通面积是脱硫塔出口烟道流通面积的2倍以上。从脱硫塔(3)出来的细烟尘和石膏浆液穿过安装在脱硫塔(3)出口的超细颗粒雾化喷头(11),相当于细烟尘和石膏浆液被一层水雾形成的筛子过滤,加湿凝聚后的凝聚体和湿烟气通过离心烟道(2)扩容和转向,烟气流速降低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细烟尘和石膏浆液与水雾凝聚后的凝聚体甩落到储液箱(2)中,从而回收了脱硫塔(3)出口的细烟尘和石膏浆液的凝聚体,达到超净排放的目的。储液箱(2)中的细烟尘和石膏浆液通过控制阀回流到脱硫塔(3)内;储液箱(2)安装有搅拌装置和溢流管,溢流管也连接到脱硫塔(3);储液箱(2)高于脱硫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建华,未经岳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9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机带钢表面刮油辊装置
- 下一篇:冷轧酸洗挤干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