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杭白菊蚜虫的植物源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8572.7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9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代光辉;庞倩茹;王新华;张学群;彭勇政;陈义娟;郭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48 | 分类号: | A01N65/48;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白菊 蚜虫 植物 生物农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虫剂领域,具体地,涉及的是一种姜科植物制成的防治植物蚜虫的植物源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杭白菊,又名甘菊、白菊花、茶菊、药菊,是甘菊中的佳品。杭白菊主产于浙江桐乡,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为地道药材“浙江八味”之一,亦为卫生部新批的药食两用资源。杭白菊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条件等,杭白菊的种植业一直稳步发展,目前的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桐乡当地对于杭白菊的应用主要是制作菊花茶,但是,蚜虫危害一直是影响杭白菊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蚜虫在大多数农作物上均有发现,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下的所有成员。世界上已知种类近4700余种。蚜虫为植物的一大害虫,不仅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生长停滞,花朵畸形,还会传播病毒病,其分泌的蜜露还引发煤污病。目前防治蚜虫主要采用吡虫啉类的化学农药防治,这些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农药的残留,且使蚜虫群体产生抗药性,使蚜虫的防治变得更加困难,欧盟的一些国家近日对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又做出了临时禁用决定。
因此,针对当前杭白菊生产中存在的蚜虫危害问题,研制和开发相应的生防制剂,其研究与实践表明对杭白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经济实用、环境友好、综合性能优良的一种防治杭白菊蚜虫的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治杭白菊蚜虫的植物源生物农药,所述农药包括姜科植物提取液浓缩物、增溶剂和水,它们所占农药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是:姜科植物提取液浓缩物15~50%,增溶剂5~20%,其余为水。
优选地,所述的姜科植物提取液浓缩物,是将姜科植物修剪下来或是自然脱落废弃以及利用该植物生产加工其他产品过程中废弃的枝、茎、叶、花、果实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姜科植物可以是姜、砂仁、益智、高良姜、姜黄、姜花、山姜、茷术、郁金、蘘荷或小豆蔻等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增溶剂,是指可降低表面张力,增加润湿性,粘着性及渗透性的农药助剂(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等)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防治杭白菊蚜虫的植物源生物农药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姜科植物修剪下来或是自然脱落废弃以及利用该植物生产加工其他产品过程中废弃的枝、茎、叶、花、果实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烘干后粉碎成粉末,再以有机溶液作为浸提溶剂,浸提,过滤,滤液采用减压浓缩的方法分别得到浸膏,然后加入增溶剂,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本发明的防治杭白菊蚜虫的植物源生物农药。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是指:在20-50℃下烘干。
优选地,所述的粉末是指:20-40目的颗粒状粉末。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是指植物提取常用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环己酮等。
优选地,所述的浸提,是指浸提1-7d。
优选地,所述的减压浓缩是指:将浸提后的粗提液真空减压到-0.1个大气压并置于40-80℃下水浴,使粗体液浓缩为浸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农药主要是利用喷雾法施用到植物上,可用于杭白菊蚜虫的治疗。
(2)本发明的生物农药所采用的的原料易得、加工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十分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回收后的有机溶剂可以重复利用。这几种植物材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而且经自然脱落废弃以及利用该植物生产加工其他产品过程中废弃的枝、茎、叶、花、果实或其混合物都是农用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再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该生物农药制剂来源于天然植物提取物,自然条件易于降解,毒性小,生态环保,对人畜安全,成本低,是一种无公害的防治杭白菊蚜虫的植物源生物农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防治杭白菊蚜虫的盆栽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8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斛解酒护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致变色物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