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条清点机的分离齿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6244.3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2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曹淼龙;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李强 |
主分类号: | G06M1/272 | 分类号: | G06M1/272;G06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条 清点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条清点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竹条清点机的分离齿盘。、
背景技术
竹条是竹筒开片后,经机械加工形成具有一定规格尺寸的长条状竹片。竹条的使用范围非常广,但竹条的清点一直都通过人工完成,工作量大,成本高,且会有很多人为的误差。现有的清点装置最常见的是点纱机,这相当于是一种清点纸质材料的清点设备。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是硬币清点机,这相当于是一种清点小型规则的圆盘形物体的清点设备。但是现有技术没有出现一种清点如竹条之类的长条状物体的清点设备。我们开发了一种竹条清点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左侧设有计数分离齿盘,所述的同步带和计数分离齿盘分别通过同步带转轴和齿盘转轴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同步带转轴和齿盘转轴互为平行,计数分离齿盘的前侧为上料一侧,对应于同步带的上料端,计数分离齿盘的左/右侧、高于其顶部处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的下侧设有于之对应的激光发射器,光电传感器与一个电子计数器相连。实现了一种工作量小,人工成本低,清点方便,效率高的竹条清点机。这种清点机的计数分离齿盘(分离齿盘)是实现该发明的发明目的的主要机构,其具有特征的结构和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没有清点竹条的专用设备,只能通过人工清点,从而造成工作量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竹条清点机,从而实现工作量小,人工成本低,清点方便,效率高的竹条清点机的分离齿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竹条清点机的分离齿盘,其特征在于它由盘体和盘体边缘均匀排列的分离齿构成,该分离齿朝分离齿盘转动方向的反向倾斜,分离齿朝分离齿盘转动方向一侧的为取料面,分离齿盘转动方向的反向一侧为辅助面,所述的取料面为弧形面,取料面的顶端与所述的辅助面的顶端互相重合于齿顶点。本发明适用于下述的竹条清点机: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左侧设有分离齿盘,所述的同步带和分离齿盘分别通过同步带转轴和齿盘转轴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同步带转轴和齿盘转轴互为平行,分离齿盘的前侧为上料一侧,对应于同步带的上料端,分离齿盘的左/右侧、高于其顶部处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的下侧设有于之对应的激光发射器,光电传感器与一个电子计数器相连。在通过本发明进行竹条清点时,启动光电传感器、激光发射器以及电子计数器。将竹条放置在同步带上,并将竹条的一端放置在分离齿盘的上料一侧,启动驱动机构,使得同步带和分离齿盘转动,竹条在同步带的带动下运动,当竹条的端部运动到分离齿盘时,其在齿盘上的分离齿的带动下运动,每个分离齿与分离齿的齿间只能容下一个竹条,通过这种方向,实现了对竹条的分离。当被分离的竹条端部运动到光电传感器与激光发射器之间时,挡住了激光束,使得光电传感器不能接到激光束。激光束每被挡住一次,电子计数器即记录一次,最终记录的结果就是通过的竹条的数目。该装置实现了对竹条的快速、精确的清点,具有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工作量小的特点(分离齿盘的左侧指的是,该分离齿盘远离同步带的一侧;同理分离齿盘的右侧指的是,该分离齿盘靠近同步带的一侧)。竹条在同步带的带动下进入分离齿的齿间时,竹条的和侧面是无规则的,可能是侧面进入也可能是上/下面(即宽度较大的面)进入。无论是哪个面先进入,当其完全进入到齿间后,本发明要求其上、下两面分别对应辅助面和取料面,本发明采用他离齿反向倾斜的结构,使得竹条进入过程中,必然先与取料面先接触,在取料面和同步带的共同作用下,竹条可以完整的进入到齿间。圆弧形的取料面以及取料面的顶端与所述的辅助面的顶端互相重合的结构,使得竹条在进入齿间的过程中,不会因分离齿的齿顶面而卡住,另外,该圆弧形结构的取料面使得齿间的开口增大,在竹条进入到齿间的过程中,会有一个翻转调整过程,而且该翻过程的支点的位置会因竹条进入时机的区别而有所区别,该结构使得竹条的翻转调整不会因对应的辅助面而卡住。
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两个分离齿的齿顶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待清点竹条的宽度。当竹条进入到分离齿的齿间时,其进入过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竹条的下侧与取料面的顶端(即远离分离齿轴心的一端)先接触,然后在同步带的作用下,竹条下侧与取料面滑动,并整体进入到两个分离齿间;另一种是竹条的下侧与取料面的顶端接触后,由于同步带和其它竹条的共同作用,竹条会出现翻转,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分离齿之间的间距具有本技术方案的特点,以防止竹条被卡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李强,未经浙江科技学院;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