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铂催化剂的铂颗粒稳定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6209.1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锋;席燕燕;严魏宁;许路遥;火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01J23/42 | 分类号: | B01J23/42;B01J37/00;B01J37/08;B01J3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催化剂 颗粒 稳定 处理 方法 | ||
1.一种负载型铂催化剂的铂颗粒稳定化处理方法,以负载型铂催化剂为原料,进行稳定化处理,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原料准备;
步骤2、第一次氧‐氢焙烧;
步骤3、硫源溶液浸泡;
步骤4、蒸发;
步骤5、硅源溶液浸渍;
步骤6、水解;
步骤7、第二次氧‐氢焙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铂催化剂的铂颗粒稳定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要求如下:
负载型铂催化剂,负载型铂催化剂包含催化剂载体和载体上的活性金属;催化剂载体为Al2O3、SiO2、MgO、TiO2、ZrO2、水滑石或无定形硅酸铝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活性金属组分为铂,负载型铂催化剂中铂的负载量为1~15wt%;负载型铂催化剂为颗粒状,颗粒大小为10~200目;
硫源溶液;硫源溶液为由硫醚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构成混合物、由噻吩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构成混合物或者由硫醚类化合物、噻吩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构成混合物;硫醚类化合物,具体是指含有R1‐S‐R2结构的物质,其中R1和R2分别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1‐丁基、2‐丁基、叔丁基中的任意一种;噻吩类化合物,具体是指噻吩、甲基噻吩、乙基噻吩、丙基噻吩、异丙基噻吩、二甲基噻吩、二乙基噻吩、甲基‐乙基噻吩中的一种;醇类化合物,具体是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叔丁醇、2‐甲基‐1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醇类化合物在整个硫源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3%~99%;硫源溶液的总质量是做为原料的负载型铂催化剂质量的1~80倍;
硅源溶液,硅源溶液为正硅酸酯与醇类化合物构成的液体混合物;其中,正硅酸酯是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及其同分异构体)和正硅酸丁酯(及其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醇类化合物是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叔丁醇、2‐甲基‐1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正硅酸酯在整个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为15%~99%;硅源溶液的总质量是做为原料的负载型铂催化剂质量的0.5~60倍;
氨水,含NH3质量百分数大于3%;氨水的总质量为负载型铂催化剂质量的1~3000倍。
O2气源,O2含量>5%的气体。
H2气源,H2含量>5%的气体。
惰性气体源,N2、He、Ar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载型铂催化剂的铂颗粒稳定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氧‐氢焙烧的具体方法如下:
将负载型铂催化剂填装于反应管中形成催化剂层,在催化剂层中放置热电偶以测定催化剂层的温度;在反应管的进口通入O2气源,流速控制在5~400mL/min范围内;加热反应管使得热电偶测定的催化剂层温度在170~500℃范围内;保持气体流速和催化剂层温度不变,保持时间为0.5~4h;接着,移走O2气源,在反应管的进口通入惰性气体气源以将O2驱离反应管,气体流速为5~500mL/min,通气时间为5min~3h;接着,移走惰性气体源,在反应管的进口通入H2气源,流速控制在5~400mL/min范围内;加热反应管使得热电偶测定的催化剂层温度在170~500℃;保持气体流速和催化剂层温度不变,保持0.5~6h。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负载型铂催化剂的铂颗粒稳定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硫源溶液浸泡的具体方法如下:
将步骤2处理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固体颗粒从反应管中取出,浸泡于硫源溶液中,控制硫源溶液和催化剂固体颗粒混合物的温度低于120℃;浸泡时间为10min~12h。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负载型铂催化剂的铂颗粒稳定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发的具体方法如下:
将步骤3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滤出,然后将固体颗粒置于旋转蒸发仪中,控制旋转蒸发仪内的温度为120~180℃,蒸发时间为1~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2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回弹的插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