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位收水冷却塔多功能集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9230.9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浪洲;赵顺安;李罗忠;姜晓荣;俞斌;沙洋;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金坛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F28F25/04 | 分类号: | F28F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位 水冷 多功能 集水 | ||
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多功能集水槽,包括水槽本体、连接法兰、槽口加强筋、外凸加强筋、承吊钢带和横向吊杆,水槽本体包括集水槽体和弧形引流上侧板,弧形引流上侧板设置在集水槽体一侧壁的上方,承吊钢带包覆在集水槽体的外表面上并由槽口加强筋覆盖固定,横向吊杆两端固定安装在槽口加强筋和承吊钢带结合处。由于将槽口加强筋和外凸加强筋设置在水槽本体的外侧面上,这样既利于脱模,又提高了水槽本体的整体强度,在吊挂位置增设承吊钢带和槽口加强筋,集水槽的重量都集中在承吊钢带和槽口加强筋上,弧形引流上侧板的内侧面光滑能够保证气流的顺畅,理想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的节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集水槽。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的冷却塔中,从汽轮发电机冷却的热水经扬程泵输入中央竖井中,通过冷却配水管系和喷淋装置喷洒到冷却填料层,最后进入集水池中,再由扬程泵抽吸供汽轮发电机冷却,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冷却利用。
为了降低汽轮发电机冷却成本,节省能源消耗,申请人参与了电厂冷却塔的高位收水冷却技术试验,在冷却填料层的下方增设截水导流装置并流入高位的主回水沟内,主回水沟内的低温水再由扬程泵抽吸供汽轮发电机冷却,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冷却利用。
由于主回水沟的设置高度比地面高出10多米,因此,扬程泵的供水扬程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扬程泵的功率消耗。
在高位收水冷却技术中,截水导流装置是关键技术,从冷却配水管系和喷淋装置高速下落的雨状水流经冷却填料层冷却后流出,然后必须由截水导流装置收集流入集水槽,再由集水槽流入主回水沟中。
由于在高位收水冷却塔中,截水导流装置的集水槽为非常重要的部件,它承接了下流的水,同时也对导流斜板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使得导流斜板能够对水流承受平缓过渡,集水槽与导流斜板之间的结合强度以及集水槽本身的承受水流的强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集水槽面积巨大,通常都由悬吊装置吊设在填料的下方,长期的悬吊以及长期经受一定压力的水流淋溅,使得集水槽悬吊部分存在无法承受水压而导致开裂或者变形的问题;二:在现有的成型过程中,由于集水槽整体塑形,在集水槽内部设有加强筋,这样可以使集水槽能够在工作时进一步增强承接水流的强度,但是由于现有的加强筋均设置在集水槽的内部,这样使得加工的难度非常大,不利于最后的脱膜;三:集水槽还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即集水槽上端与导流斜板连接处的弯口对塔内形成气流进行引导,当集水槽的悬吊部分变形时会影响上端的弯口,使之影响气流的流动性能。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设计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多功能集水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多功能集水槽,它增加了集水槽的强度,且能够使得集水槽的生产更加便利,也提高了整个截水导流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多功能集水槽,其特征是:包括水槽本体、连接法兰、槽口加强筋、外凸加强筋、承吊钢带和横向吊杆,连接法兰设置在水槽本体两端外侧周边,相邻两只水槽本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密封地固定连接,所述水槽本体包括集水槽体和弧形引流上侧板,集水槽体为上端开口的槽形体,弧形引流上侧板设置在集水槽体一侧壁的上方,所述承吊钢带包覆在集水槽体的外表面上,槽口加强筋设置在集水槽体的上开口的外侧面上,横向吊杆两端固定安装在水槽本体开口端的内侧面上,横向吊杆的两端在高度方向对应于槽口加强筋,在水平方向对住承吊钢带,在弧形引流上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凸加强筋。
进一步,在槽口加强筋上对应于承吊钢带的宽度中心位置设有通孔,在横向吊杆的两端设有螺纹孔,横向吊杆与水槽本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即紧固螺栓穿过集水槽体上的槽口加强筋和承吊钢带上的通孔,旋接在横向吊杆端面螺纹孔中。
进一步,集水槽体的横收面积为U型。
进一步,槽口加强筋的横收面形状为长方形或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金坛塑料厂,未经常州金坛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形拉索肋驳接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 下一篇: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