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8345.6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11/04;A61P11/14;A61K35/56;A61K35/6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咽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咽炎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慢性咽炎又称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
目前,咽炎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口服抗生素、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然而,抗生素等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伤害,不宜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显著,且副作用较小的治疗咽炎的中药。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半夏10-20份,桂枝40-60份,炙甘草20-40份,牡蛎40-70份,珍珠10-25份,鱼脑石20-40份,杜仲30-50份,柴胡10-30份,黄芩20-40份,炒白术30-50份,生地30-50份,黑顺片10-30份。
配方优选为:
半夏15份,桂枝60份,炙甘草30份,牡蛎60份,珍珠20份,鱼脑石30份,杜仲45份,柴胡20份,黄芩30份,炒白术45份,生地45份,黑顺片15份。
制备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原料,现将珍珠粉碎成100目细粉备用,鱼脑石烧灰后备用,将其他中药原料分别加8倍,6倍,3倍重量的水,分别煎煮三次,第一次8倍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6倍水煎煮1小时,第三次3倍水煎煮0.5小时,滤渣后合并煎煮液,而后加入珍珠粉和鱼脑石灰,充分搅拌,浓缩成药液至原体积的3分之1后,加入一定蜂蜜调味,灭菌后每150ml灌装瓶中。
服药说明:
每天早晚服药两次,每次25ml,连续服药一周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注意不要感冒,不得饮酒、不得吸烟、不得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组成本发明的各种中药原料的详细说明如下: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可消肿止痛。本品具有镇咳、抑制腺体分泌、镇吐、凝血、细胞分裂等作用。
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炙甘草: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本品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现代研究,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是平肝息风药;养阴药。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治疗头晕、便稀。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
珍珠:具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等功效。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还有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解毒。
鱼脑石:味甘、咸,性寒。归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治化脓性中耳炎及鼻炎。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胃经。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等功效。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