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7276.7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8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英二;土斐崎哲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加热 装置 | ||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4-048800(申请日:2014年3月12日)为基础,从该申请享受优先的利益。本申请因参照上述申请而包含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型电感式的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用热轧线上,在预先将被加热件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后,在连续地搬运被加热件时,利用粗轧机将被加热件成形为称作粗制棒的状态,再利用精轧机将被加热件成形为具有期望的板厚和板宽的薄板。
在将被加热件成形为薄板的过程中,存在被加热件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温度逐渐下降的问题。当温度下降而以整体温度不均匀的状态进行轧制时,品质不恒定,宽度方向端部的硬度增高,产生被加热件裂开等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针对被加热件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温度下降,以宽度方向端部的升温为目的,导入了感应加热装置的一种、即边缘加热器。
边缘加热器的电感基本由C型铁心和卷绕在该C型铁心上的螺旋铜管形成。夹着C型铁心的开口部在上下的铁心腿部分别卷绕有螺旋铜管,使以粗制棒为代表的被加热件的端部通过开口部,在被加热件的端部产生基于涡流的焦耳热,从而对被加热件进行感应加热,上述涡流利用上下贯穿开口部的磁通而感应生成。
使用了边缘加热器的电感的感应加热装置在磁路中不存在大的间隙,且在C型铁心的内部形成有磁通通过的环路,因此加热效率优异。
但是,在该结构的电感中,以粗制棒为代表的被加热件是超过了居里点的非磁性体,因此在通过上下的铁心腿部间的开口部的磁通的中间存在向外侧大幅膨胀的倾向。
因此,在最需要加热的被加热件的端部通过的磁通量向外侧膨胀,不通过被加热件的端部而成为无效的磁通增加,结果成为加热效率下降的原因。
为了解决该问题,作为改善方案,提出了对于在C型铁心的夹着开口部的上下的铁心腿部分别卷绕有加热线圈而形成的电感,在该电感的上下的铁心腿部的与供被加热件通过的开口部相对的面的端部侧,分别形成使开口部的间隔朝向C型铁心的内侧而扩大的倾斜面(例如参照日本实开平6–7193号公报)。由于开口部的间隔朝向C型铁心的内侧而扩大,因此形成为使大部分的磁通在上下的铁心腿部的间隔狭窄的平行面间通过的结构,磁通不膨胀而是集中,能够高效地对被加热件端部进行加热。
另外,也提出了对于在C型铁心的夹着开口部的上下的铁心腿部分别卷绕加热线圈而形成的电感,以与该电感的供被加热件的端部通过的上述开口部相对的方式,在C型铁心的内侧设置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屏蔽件(例如参照日本实开平6–7194号公报)。
在将利用磁性屏蔽件产生的涡流抵消的方向上,反向的电流流动,产生反向的磁通量,利用此现象将从上下的加热线圈产生的漏磁通推回到开口部侧的作用得到发挥,磁通量集中到被加热件的端部而进行贯穿,能够高效地对该部分进行局部加热。
但是,仅是像上述那样通过使磁通集中到被加热件的端部而获得加热效率的提高,存在无法对如下情况进行完全抑制的问题,即,无法完全抑制因磁通向外部膨胀而以擦过的方式通过螺旋铜管从而发生的对螺旋铜管的加热,以及成为铜损的原因的、磁通量的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螺旋铜管的加热以及成为铜损的原因的、磁通量的减少进行抑制,且不会使被加热件端部的加热效率损失的感应加热装置。
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在被加热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成对地配置有由C型铁心结构物构成的固定式C型电感,其特征在于,上述C型电感由如下部分构成:主体铁心部,该主体铁心部沿被加热件的搬运方向形成有供被加热件通过的开口部;铁心腿部,该铁心腿部与上述开口部相连,夹着上述开口部在上下方形成;以及加热线圈,该加热线圈夹着上述开口部卷绕于上下的上述铁心腿部,使被加热件与磁通交链而对被加热件进行加热,上述加热线圈以卷绕直径朝向与上述开口部相对的面的端部侧逐渐扩大的方式进行卷绕。
采用上述结构的感应加热装置,能够对螺旋铜管的加热以及成为铜损的原因的磁通量的减少进行抑制,且能对被加热件端部的加热效率进行保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对距开口部最近部位的螺旋铜管及距开口部最远部位的螺旋铜管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对螺旋铜管长度的组合与铜损的关系进行了解析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对螺旋铜管长度的组合与加热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解析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级驱动电路和多级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