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胶质瘤的双向调节治疗性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7222.0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袁邦清;杨曌;沈汉超;吴贤群;陈羽建;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四七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胶质 双向 调节 治疗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价治疗性疫苗,特别涉及一种神经胶质瘤的双向调节治疗性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 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以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 成为肿瘤治疗的难题。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和放化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胶质瘤要很难做到全切除。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 但疗效评价不一, 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 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 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 疗效尚不肯定。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脑胶质瘤继手术、放化疗后的有效治疗手段。与其他方式联合应用具体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对患者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 从而进一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FAT10也称为双泛素,是一种由165个氨基酸组成的18KD的蛋白,属于泛素样调节子(UBL)蛋白家族,由两个泛素样部分前后融合而成。UBL蛋白家族通过与其他蛋白质共价结合而行使泛素样修饰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UBL蛋白家族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分裂、DNA修复、自噬、信号转导及胚胎发育等。因此,UBL蛋白家族在许多人类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发现FAT10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如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等,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而其中FAT10与胶质瘤的关系最为密切。
CTL是通过其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识别抗原递呈细胞(APC)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肽复合物而得以活化,并最终杀死靶细胞。其中,与MHC-I类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即CTL表位在CTL活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大多数MHC-I类分子只递呈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绝大多数进入MHC-II类抗原递呈途径以激活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仅有少数可被MHC-I类分子递呈,即交叉递呈。因此,如何将外源性短肽有效投入APC内MHC-I类抗原递呈途径是激发特异性CTL应答的关键,也是基于表位开发疫苗的瓶颈问题。
由于细胞膜的屏障作用,生物大分子不能自由进入细胞。近年来,一些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小分子多肽(其长度一般不超过30个氨基酸)相继被发现,其可有效携带外源性大分子进入细胞,并对宿主细胞没有显著毒副作用。这些具有细胞穿透能力的多肽被命名为细胞穿膜肽(CPP)。研究最早的CPP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反式激活蛋白Tat。1988年,Green和Frankel证实Tat能跨膜转移到细胞质和细胞核内。1997年,Vives等发现Tat中一个富含碱性氨基酸、带正电荷的多肽片段与蛋白转导功能密切相关,称之为蛋白转导域。进一步研究发现,由Tat中的40-48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序列(Arg-Arg-Arg Arg-Lys-Lys-Arg-Arg-Gln,RRRRKKRRQ)即可完全行使蛋白转导的功能,这是Tat既有穿膜特性又无细胞毒性的最小片段。
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ment)是肿瘤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内环境,由肿瘤细胞本身、间质细胞、微血管、组织液及一些浸润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共同组成。肿瘤细胞可通过修饰自身表面抗原、表达负性调控分子或分泌抑制因子来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攻击,获得免疫逃逸,从而得以发生和发展。CTL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免疫效应细胞,细胞的活化有赖于特异性抗原信号和共刺激分子信号双重信号的共同作用。共刺激分子B7家族对激活和抑制CTL细胞免疫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CTL细胞免疫反应受抑是肿瘤获得免疫逃逸重要途径。大量研究显示,人类肿瘤表达的B7-H1是负性调控分子,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Tim-3(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是在激活的T、B细胞上表达的B7-H1和B7-DC 分子的受体,具有抑制CTL细胞的活化和诱导活化CTL细胞凋亡的作用。国外多项研究表明, 肿瘤微环境的刺激可上调B7-H1分子在肿瘤细胞和激活的APC表面表达上的表达,并进一步与活化T细胞上Tim-3的结合,抑制细胞免疫应答,从而参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因此,如果能阻断B7-H1分子对免疫细胞的抑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并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四七六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四七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订单推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用PDA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