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制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76723.7 申请日: 2014-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3919977A 公开(公告)日: 2014-07-16
发明(设计)人: 韦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 韦江南
主分类号: A61K36/8962 分类号: A61K36/8962;A61P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7403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高血脂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高血脂症是一种血脂代谢功能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浆脂质中一种或是多种成分的高于正常水平:当血清胆固醇超过230毫克/100毫升,甘油三酯超过140毫克/100毫升,β-脂蛋白超过390毫克/100毫升以上时,即可称为高血脂症。其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胸痛、心悸、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等;高血脂症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肝脏脑损害等;可引发心脑血管系统的多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中风、冠心病、胰腺炎等并发症。

目前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有西药和中成药。西药如他汀类、树脂类、烟酸类药物等,但这些西药虽可满足一般降血脂的要求,但副作用也较大;中成药有降脂片、脂必妥等,但这些中药组合成分较多、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疗效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制剂,它制备方法简便,取材容易,成本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制剂,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大蒜、金樱子各5份,萝芙木、黑木耳、金钱草各4份,金银花、夏枯草各3份,鱼腥草、佛耳草各2份,甘草1份。

本发明可以制成中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制剂,优选丸剂。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称取上述原料,去杂、洗净、晾干;共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细罗;用冷开水将药粉泛为小丸;晒干或低温干燥,装袋,每袋10克,入盒密封。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用性能如下:

大蒜:性味归经:温、辛、甘,归脾、胃、肺经;功效:温脾暖胃,消食理气、去寒湿、消痈肿、化症积肉食;

金樱子: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固精涩肠,缩尿止泻;

萝芙木:性味归经:苦、寒、平,归肝、肾经;功效:清风热、降肝火、消肿毒、活血止痛、镇静降压;

黑木耳:性味归经:甘、平,归胃、大肠经;功效:滋阴养胃、益气强身、活血作用;

金钱草: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功效: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金银花: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肾、胃经;功效:通经活络、抗炎、补虚疗风、清热解毒;

夏枯草:性味归经:甘、辛、微苦,归肝、胆经;功效: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

鱼腥草:性味归经:辛、寒,归肺、大肠经;功效:利尿通淋、消痈排脓、清热解毒;

佛耳草:性味归经:甘、平,归肺经;功效:祛风除湿、化痰止咳;

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解毒、调和诸药。

本发明用上述诸药相合具有祛风除湿、补肾健胃、活血通络、行气化痰、滋阴降火的功效。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制备方法简便,取材容易,成本低;

2、诸药相合具有祛风除湿、补肾健胃、活血通络、行气化痰、滋阴降火的功效,治疗高血脂症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3、本发明不仅可治疗高血脂症,对高血脂症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

服用方法: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14天为一个疗程。

禁忌事项:服药期间禁忌食用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临床疗效标准: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制剂治疗高血脂症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高血脂症状是否消失。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实验检查正常;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实验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检查无改善。

临床治疗效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高血脂症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3岁;治疗两个疗程,其中治愈18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1:韦某,男,64岁,退休干部,患高血脂症有12年,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健忘、视力下降等,检查数据表明血脂高、伴有血压、血糖高;服用过多种药物未治愈,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两个疗程后开始好转,三个疗程后治愈,随访2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2:黄某,女,41岁,农民,患高血脂症有2年,症状表现为头昏、胸闷、抽筋、记忆力衰退等。经服用了本发明的中药制剂,12天后开始好转,25天后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丸剂,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大蒜、金樱子各5份,萝芙木、黑木耳、金钱草各4份,金银花、夏枯草各3份,鱼腥草、佛耳草各2份,甘草1份。制备方法:将上述,去杂、洗净、晾干;共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细罗;用冷开水将药粉泛为小丸;晒干或低温干燥,装袋,每袋10克,入盒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江南,未经韦江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