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4145.3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叶维敏;张军;汪庭文;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B22D37/00;B22D39/02;B22D30/00;B22D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器。
背景技术
铸造在工业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铸造可以生产出各种部件来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铸造通常是将原料高温溶解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定型,然后拆开模具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工件,根据不同形状的模具可以生产出不同的工件。
现有技术中的铸造装置通常结构设计简单,使用简单的固定装置对模具进行固定 ,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固定不稳还容易影响铸造的精度,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铸造工具在铸造时,都是将液体金属直接倒入模具中,通过使用人员的经验对倒入的方式和量进行操作,导致原料容易浪费和铸造的工件精度较差和容易产生气泡,因铸造通常都是在高温的金属液中进行,对使用人员的安全操作要求较高,通常铸造完成后需要特殊的工具进行取放,使用不便,且具有较强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铸造设备结构设计简单,使用简单的固定装置对模具进行固定 ,在铸造时需要 通过使用人员的经验对倒入的方式和量进行操作,导致原料容易浪费和铸造的工件精度较差和容易产生气泡,对使用人员的安全操作要求较高,通常铸造完成后需要特殊的工具进行取放,使用不便,且具有较强的危险性,所以,现有的铸造工具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安全性较差,使用不方便,铸造精度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器,解决了现有的铸造工具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安全性较差,使用不方便,铸造精度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铸造工具的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较好,使用方便,铸造精度和效率较高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铸造器,所述铸造器包括:
长方体底座,所述长方体底座上表面有一长方体凹槽,其中,所述长方体凹槽的长度等于所述长方体底座的长度,所述长方体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长方体底座的宽度;
所述长方体底座上表面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长方体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4个导向柱,分别为: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三导向柱,第四导向柱,且所述4个导向柱均穿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上端面设有第一浇注漏斗和第二浇注漏斗,所述第二夹板上端面设有第三浇注漏斗和第四浇注漏斗,其中,所述浇注漏斗与所述夹板活动连接;
第一圆杆,第二圆杆,所述第一圆杆具有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所述第二端与第一旋转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圆杆具有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第四端与第二旋转手柄连接;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长方体凹槽内,所述传送带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毛刷,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毛刷;
第一喷水器,第二喷水器,所述第一喷水器与所述第二喷水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毛刷,所述第二毛刷,所述第一喷水器,所述第二喷水器均位于所述第一丝杆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浇注漏斗,所述第二浇注漏斗,所述第三浇注漏斗,所述第四浇注漏斗外表面均设有刻度,所述第一浇注漏斗,所述第二浇注漏斗,所述第三浇注漏斗,所述第四浇注漏斗底面均设有活动挡板。
其中,所述浇注漏斗与所述夹板销连接,所述浇注漏斗可绕所述夹板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表面均分布有锥形颗粒。
其中,所述第一毛刷和所述第二毛刷均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毛刷和所述第二毛刷距离所述传送带上表面的距离值为第一预设距离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浇注漏斗进行铸造,并且浇注漏斗上还设有刻度,浇注漏斗可以进行旋转浇注,所以保障了浇注的精度,采用了使用传送带进行模具和工件的传送,既效率又安全,并且设有毛刷对传送带和模具以及工件进行清理,还设有喷水器对模具工件进行清洗降温,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铸造工具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安全性较差,使用不方便,铸造精度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铸造工具的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较好,使用方便,铸造精度和效率较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铸造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4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合金化粉末及其在钢瓶环模激光表面合金化中的应用
- 下一篇:弹性O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