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庭废水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3304.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洲职业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废水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废水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家庭废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大,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当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北方9省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水少地区,特别是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贫乏的水“雪上加霜”,甚至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障碍。
即使水资源充沛的地区,由于水污染严重,城镇自来水的净化成本急剧上升,节节攀升的自来水价格增加了人们在生活用水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一般家庭虽然注意节约用水,但缺乏相关节约用水的技术和设备,大量的生活废水没有充分利用而流入下水道,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庭废水循环装置,可对家庭中的部分废水进行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自来水支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庭废水循环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管道、底部蓄水池、水泵、顶部蓄水箱和用水管道,所述废水收集管道的输出端与底部蓄水池相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底部蓄水池和顶部蓄水箱之间,所述顶部蓄水箱的底部与用水管道的输入端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部蓄水池内设置有上部浮动点动开关和下部浮动常开开关,所述上部浮动点动开关设置在底部蓄水池的上部,所述下部浮动常开开关设置在底部蓄水池的下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浮动点动开关和下部浮动常开开关分别与水泵的电源开关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管连接至底部蓄水池的底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管连接至顶部蓄水箱的上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废水收集管道的输入端分别与外部家庭内的数个洗脸盆、洗菜盆和洗衣机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用水管道的输出端分别与外部家庭内的数个马桶和清洗池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部蓄水池所处的高度低于顶部蓄水箱的位置高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蓄水箱上部设置有溢流管道与外部的下水道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家庭废水循环装置,可在家庭装修时进行安装,对部分废水进行二次利用,对自来水的利用更加的充分,节约用水效果好,减少家庭用水方面的开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家庭废水循环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废水收集管道,2、底部蓄水池,3、水泵,4、顶部蓄水箱,5、用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家庭废水循环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管道1、底部蓄水池2、水泵3、顶部蓄水箱4和用水管道5,所述废水收集管道1的输出端与底部蓄水池2相连接,所述水泵3设置在底部蓄水池2和顶部蓄水箱4之间,所述顶部蓄水箱4的底部与用水管道5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发明一种家庭废水循环装置可实现废水的自动循环,日常无需反复操作,所述底部蓄水池2内设置有上部浮动点动开关和下部浮动常开开关,所述上部浮动点动开关设置在底部蓄水池2的上部,所述下部浮动常开开关设置在底部蓄水池2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洲职业工学院,未经沙洲职业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