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2810.5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3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舒管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管先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报警器 | ||
本品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是用在医用输液管上的一种配套装置。能使输液完毕后自动关闭输液孔,防止病人血液倒流,并直接将这一信息反馈给医务值班室。使输液病人在有无人员看管的情况下,都能安全平稳的进行和结束。
所属技术技术领域:
本品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是用在医用输液管上的一种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医院里的输液系统装置是靠人工按铃或喊叫通知医生换瓶。如病人或陪护人员不留神或睡着,在药液又全部输完的情况下,病人体内的血液就会倒流进入输液管。而气囊下段的输液管一旦进入气体是很难排尽的。工作人员往往需几次卷管、并反复用手指将下段的气泡慢慢的弹入气囊中,输液才能正常进行,费事又烦人。
发明内容:
一种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连接在输液管上进液针头后的管口下部位,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的出液管口连通在气囊上段的管口;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的部件集中设置在一厚度只有几毫米的扁形小圆盒内;在扁形小圆盒内纵向密封有一小隔板,将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分割为积液腔和无液腔;在小圆盒的积液腔的下面板上打有两孔。一孔是喷液孔;喷液孔的下部管口密封有一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头从下面板的反面穿过下面板,经过积液腔与上面板反面的漏斗孔连通封固,漏斗孔连通上部的进液管口;喷液孔下部是出液孔,出液孔连通下部的出液管口;在下面板上的喷液孔和出液孔的面上是一止回流板;止回流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有一轴,轴的两端活动连套在轴框架上,轴框架固定在设定好的下面板上;止回流板上的轴从积液腔穿过隔板进入无液腔内,并与动金属触片上的塑料端部固定连接;在动金属触片的顶部下是隔空的金属触点;动金属触片和金属触点分别有一触片导电连线和触点导电连线固定连接在通向外部的电源插座金属接线端子上;输液时,只要工作人员挤压空气囊,排尽管口上部的空气,液体就会通过连接管从喷液孔喷出,将止回流板顶起,再从出液孔和出液管口流出进入到气囊上的输液管。从而开始进入输液程序;当输液完毕后,喷液孔停止喷液,止回流板落下,并盖住了出液孔和喷液孔,但此时在下面板和止回流板之间仍保留有一部分液体无法排尽;因此在空气囊的上下段的输液管中都将积存原有的液体并暂停流动;随着止回流板的落下,止回流板上的轴也跟着转动,轴的另一端上的动金属触片也跟着落下,与金属触点接触,电源接通,信息直接送达到医务值班室。下一步,医务人员只需换瓶即可。
本品的有益效果是能使输液在有无人员看管的情况下,都能安全平稳的完成输液,并能自动将信息直接反馈到医务值班室。同时节省了医务人员因排除气体而花费的时间,也节省了大量的床头开关和其他器材所需的开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的横断面俯视图。
图中(1)止回流板;(2)喷液孔;(3)出液孔;(4)连接管;(5)漏斗孔;(6)隔板;(7)金属触点;(8)动金属触片;(9)触片导电连线;(10)触点导电连线;(11)轴;(12)轴框架;(13)无液腔;(14)积液腔;(15)电源插座;(16)下面板;(17)上面板;(18)进液管口;(19)出液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是液尽、回流自止报警器的正视剖面图。
在图2实施例中图中(1)止回流板另一端有一固定的(11)轴,(11)轴活动套连在(12)轴框架上,(12)轴框架固定设定在(16)下面板上。(11)轴另一端从(14)积液腔穿过(6)隔板,进入(13)无液腔与(8)动金属触片的塑料端部固定连接,在(8)动金属触片顶端下隔空设有固定在(16)下面板上的(7)金属触点上,(7)金属触点有(10)触点导电连线和(8)动金属触片上的(9)触片导电连线都分别固定接在通向外(15)电源插座上。在(1)止回流板的中心下面是(16)下面板上的(3)出液孔和上部位的(2)喷液孔,(3)出液孔穿过(16)下面板,并连通(19)出液管口,(19)出液管口密封连通气囊上段的管口。(2)喷液孔密封(4)连接管并穿过(16)下面板,再从(16)下面板的反面从下向上穿过(16)下面板过(14)积液腔,再与(17)上面板的(5)漏斗孔密封连接。(5)漏斗孔通连(18)进液管口,(18)进液管口密封通连进液针头后的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管先,未经舒管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