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膀胱造瘘术后用的引流袋携带包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2140.7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萌;王青苗;米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5/451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膀胱 术后 引流 携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膀胱造瘘术后用的引流袋携带包。
背景技术
膀胱造瘘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作造瘘术,使尿液引流到体外,分为暂时性或永久性解决病人排尿困难的一种手术。该手术适用于急性尿潴留患者,无法从尿道插入导尿管,又不适合作急诊前列腺切除术者;膀胱或前列腺出血严重者;严重的氮质血症患者;插入导尿管后,引起剧烈疼痛,使用解痉止痛药物无法缓解疼痛者;以及尿路有严重感染的患者。膀胱造瘘术后需要进行妥善周到的护理,方能使这类病人早日康复,防止产生各种并发症,引流袋一定要低于膀胱水平,以防止尿液回流膀胱造成感染,引流袋每两日更换一次。患者需要每天携带引流袋,患者不仅活动不便,而且存在感染等安全隐患,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引流袋携带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膀胱造瘘术后用的引流袋携带包,该携带包能够方便患者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安全性高。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膀胱造瘘术后用的引流袋携带包,包括一个用于放置引流袋的液体包和一条从液体包上端设置的挂孔中穿过的腰带,所述的腰带上设有一个绕线部,绕线部位于液体包的一侧,在绕线部上沿腰带的长度方向分布有两个用于绕设引流管绕线柱,在绕线部上位于远离液体包的绕线柱一侧设有用于卡设引流管的卡槽。
所述的两个绕线柱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绕设在绕线柱之间的引流管的卡扣。
所述的两个绕线柱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所述的绕线柱为中部设有绕线槽的圆柱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携带包解决了患者膀胱造瘘术后引流袋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可以将引流袋挂设在腰间,比较方便患者活动,避免了液体袋不慎滑落,造成二次伤害的危险,保证了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同时,设置绕线带,可以将比较长的引流管有序的收纳,不仅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而且稳定有序,有利于医生观察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绕线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腰带,2、液体包,3、绕线部,4、绕线柱,401、绕线槽,5、卡槽,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膀胱造瘘术后用的引流袋携带包,包括一个用于放置引流袋的液体包2和一条从液体包上端设置的挂孔中穿过的腰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带1上设有一个绕线部3,绕线部3位于液体包2的一侧,在绕线部3上沿腰带1的长度方向分布有两个用于绕设引流管绕线柱4,绕线柱4为中部设有绕线槽401的圆柱体结构,两个绕线柱4之间的距离为10-20cm,在绕线部3上位于远离液体包2的绕线柱4一侧设有用于卡设引流管的卡槽5。所述的两个绕线柱4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绕设在绕线柱4之间的引流管的卡扣6。
本发明的使用:将腰带1套设在病人腰部,调整其松紧度,然后将液体包2调整到左侧胯部,将引流管在两个绕线柱4之间缠绕,并将缠绕后引流管的末端在卡槽5内卡紧。在绕线部3上,两个绕线柱4之间设有用于卡紧绕设在绕线柱4之间的引流管的卡扣6,避免引流管缠绕松弛,甚至脱落。
本发明提供的携带包解决了患者膀胱造瘘术后引流袋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可以将引流袋挂设在腰间,比较方便患者活动,避免了液体袋不慎滑落,造成二次伤害的危险,保证了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同时,设置绕线部3,可以将比较长的引流管有序的收纳,不仅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而且稳定有序,有利于医生观察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