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喀斯特地区苏木栽培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70219.6 申请日: 2014-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3907472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9
发明(设计)人: 庞世龙;申文辉;朱积余;侯远瑞;黄小荣;郝海坤;彭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23/00;A01C1/00;A01G9/10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代理人: 邹超贤
地址: 530002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喀斯特 地区 苏木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林业营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喀斯特地区苏木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inn.),又名苏方木、苏枋、赤木、棕木、红柴等,属苏木科云实属常绿小乔木,树高10 m以上,胸径可达20 cm。自然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其中以广西西南喀斯特地区海拔500 m以下的山腰、山脚较为常见。其干燥心材为传统中药材,具有活血袪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材质坚硬,干缩系数小,为制作高档乐器的特种工艺用材。此外,苏木还可作为天然染料使用,广泛用于食品、日化、皮革及织物染色等行业。苏木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长期以来,人们对苏木砍伐利用甚多,人工栽培极少,以致苏木自然分布面积、林木数量急剧减少。20世纪70年代末,广西龙州等地收购的苏木多为碗口大小(约10 cm),色泽红润,药材品质较佳,而今收购的直径多在2 cm以下,色淡红至黄,品质大不如前。苏木野生资源已快消耗殆尽,开展人工林栽培势在必行。

经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学者研究多集中于苏木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苏木的生物学特性、苗木繁育和栽培管理等研究较为薄弱。仅中国中药杂志1990年第15卷第11期21~22页,杨福顺等人,介绍了苏木采种育苗、田间管理与采收加工;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第11期20~21页,李文付,介绍了苏木植物学特性、生态习性、栽培技术及采收加工。他们介绍的方法过于简单,在喀斯特地区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①苏木极易老化,管理稍有不当,1~2年即开花结实,较难培育成材;②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石多土少,畜水保水困难,加之盛夏高温、干旱,水分蒸发量大,致使幼苗萎蔫,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如何解决苏木早衰及缺水的问题,成了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林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的喀斯特地区苏木栽培的方法,用以指导山区群众发展苏木特色药材经济,实现苏木资源永续利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喀斯特地区苏木栽培的方法,包括采种及种子处理、苗木培育及造林抚育工序,通过选择苏木优树作为采种母树,采集种子进行种子处理,置于装有育苗基质的容器中培育幼苗,苗木出圃造林,对新造林地进行抚育管理,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采种及种子处理:

①采种:选择6年生以上、干形通直、生长健壮的苏木优树作为采种母树,2~3月,苏木荚果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摇之有声即可采收,采回的荚果置日光下曝晒,干后敲打出种子,剔除杂质及干瘪、破损的种子,将种子置于室内通风处阴干,用布袋包装种子,室内常温干藏或放入冰箱4 ℃冷藏,随采随播;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采用50~65 ℃热水浸种催芽,种子与热水的容积比为1∶2,将种子倒入热水中,边倒边搅拌,使之受热均匀,浸泡50~70 min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即可播种;

(2)苗木培育:

①容器育苗:将育苗基质装入8 cm×10 cm的无纺布育苗袋内,按16袋1行整齐摆放于育苗床上,四周用细土培实;点播前1 d,用0.5 %高锰酸钾溶液对育苗基质进行喷淋消毒;每个育苗袋点播2粒种子,覆土2~3 cm,播后浇水,保持育苗基质湿润;播种2~3 d后幼苗出土,待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每个育苗袋培育1株幼苗;

②苗期管理:苏木幼苗喜阴,夏季需搭遮阳棚遮阳,所述的遮阳棚的桩距5~6 m,在距地面高2.5 m拉铁丝,上面覆盖遮光率70 %的遮阳网;适量浇水,保持育苗基质湿润,适时追肥,促进苗木生长;9月下旬,移苗断根,按苗木大小分级管理,同时揭去遮阳网,全光照炼苗,提高苗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抗性;苗期采用广谱性杀虫药剂,如敌百虫、乐果,按常规用量及方法使用;1年生苗高30 cm以上,可出圃造林;

(3)造林抚育:

①整地:在造林的上年秋冬季完成;造林密度2500~3333 株/hm2,采用穴状整地;植穴规格35~45 cm×35~45 cm×35~45 cm,确保苗木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