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转录因子GmDREBL在培育耐逆植物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68338.8 申请日: 2014-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5017392A 公开(公告)日: 2015-11-04
发明(设计)人: 陈受宜;张劲松;张玉芹;牛素玲;张万科;韦伟;林晴;马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10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转录 因子 gmdrebl 培育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植物转录因子GmDREBL在培育耐逆植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的变化,例如干旱、盐碱、低温等胁迫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大规模减产,培育耐逆性作物是种植业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基因工程育种已经成为增强作物耐逆性的重要方法之一。高等植物细胞有多种途径应答环境中的各种逆境胁迫,其中转录因子起着调控耐逆相关效应基因表达的作用。植物中已经发现了多类转录因子与植物耐逆性相关,例如:EREBP/AP2中的DREB类,bZIP,MYB,WRKY等等。

EREBP/AP2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它们共同的结构是含有一个具三个B折叠的区域-EREBP/AP2区,一般为60个左右的氨基酸,是DNA的结合区,它对AP2基因的功能是必需的。该区域最早是在APETALA2蛋白中发现的。APETALA2基因在拟南芥的花和种子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在许多植物的调节基因中都发现了EREBP/AP2结构域,例如拟南芥的TINY、DREBPs、CBF家族和烟草的Tsil。

AP2/EREBP家族有两个亚家族,AP2亚家族含两个AP2区,EREBP亚家族只含一个AP2区。AP2亚家族主要在植物发育中起作用,而EREBP亚家族主要在植物的环境胁迫中起作用。如干旱、盐害和低温伤害等。这类基因包括番茄的Pti,拟南芥的CBF1和DREB等。

拟南芥中,DREB1A基因的表达受低温诱导,而DREB2A基因的表达受干旱诱导。2003年从水稻中分离到五个DREB同源基因:OsDREB1A、OsDREB1B、OsDREB1C、OsDREB1D和OsDREB2A。它们过表达提高了植株的耐逆性。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阐明其耐逆机理,进而改善其耐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GmDREBL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含有其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GmDREBL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含有其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在调控植物耐逆性中的应用;

所述GmDREBL蛋白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为不超过10个氨基酸残基。

上述应用中,所述调控植物耐逆性为提高植物耐逆性。

上述应用中,所述耐逆性为耐旱性。

上述应用中,所述GmDREBL蛋白编码基因为是如下(1)-(4)中任一种的DNA分子:

(1)编码区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

(2)编码区为序列1自5’末端第1-63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DNA分子。

上述严格条件可为在6×SSC,0.5%SDS的溶液中,在65oC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上述应用中,所述重组载体为将所述GmDREBL蛋白编码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得到表达GmDREBL蛋白的重组载体。

上述植物表达载体包括双元农杆菌载体和可用于植物微弹轰击的载体等。所述植物表达载体还可包含外源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域,即包含聚腺苷酸信号和任何其它参与mRNA加工或基因表达的DNA片段。所述聚腺苷酸信号可引导聚腺苷酸加入到mRNA前体的3’端,如农杆菌冠瘿瘤诱导(Ti)质粒基因(如胭脂合成酶Nos基因)、植物基因(如大豆贮存蛋白基因)3’端转录的非翻译区均具有类似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8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