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由通告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7234.5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7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琪;杨广铭;卢泉;兰潮;黄卓君;梁筱斌;袁世章;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04 | 分类号: | H04W40/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告信息 目标接入设备 下行数据流 备用网关 接入设备 主网关 感知 用户边缘设备 存活状态 路由通告 网段路由 网关设备 路由表 关联 路由黑洞 有效解决 预先设置 发送 查询 分配 更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路由通告方法和系统。其中主网关和备用网关分别以预定的时间间隔感知接入设备的状态,并将第一通告信息和第二通告信息提供给BSC,其中第一通告信息包括主网关网段路由、以及主网关感知到处于存活状态的接入设备地址,第二通告信息包括备用网关网段路由、以及备用网关感知到处于存活状态的接入设备地址;BSC根据通告信息对预先设置的路由表进行更新;BSC在发送下行数据流时,在当前路由表中,提取出目标接入设备的地址,查询与目标接入设备地址相关联的用户边缘设备标识;将下行数据流分配给与用户边缘设备标识相关联的网关设备,以便通过所述网关设备将下行数据流发送给目标接入设备。由此有效解决路由黑洞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由通告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3G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业务的高速发展,中国电信综合接入网(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RAN(Radio A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的试点进一步扩大。为节省基站业务IP地址,PW(Pseudo Wire,伪线)网关N:1收敛方式作为基准模型进行部署。
PW网关N:1收敛方式下,PW网关(IP RAN B设备)只向上通告网关路由,不通告基站明细路由,导致SRLG(Shared Risk Link Group,共享风险链路组)多点同时故障时,部分基站路由存在路由黑洞的问题,导致部分基站业务中断,给网络维护和业务运营带来不小的风险。
如图1所示,每对网关设备分配一个C类地址段给基站业务使用,网关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配置二层伪线,不运行路由协议,同类业务收敛到同一个PW网关,不同业务使用不同的PW网关。网关设备向上通告路由时,只通告/26PW网关网段路由信息,BSC(Base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下行流量进行基于流的负载分担。因为链路1和链路2物理上可能属于同一物理光缆,在同一SRLG,因此存在同时故障风险。当链路1和链路2同时故障时,上行链路切换到备用PW上,正常切换(业务流量沿图1中虚线上行到BSC);下行流量基于流负载分担到两台网关设备,到达主网关的流量(如图1中从BSC到主网关的实线所示)当只有链路1故障时,可切换到链路2通过备用网关转发,但链路2同时发生故障,因此报文被丢弃,部分基站业务不可达,造成路由黑洞。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通告方法和系统。通过在未运行任何路由协议并存在汇聚路由的情况下,同时通告接入设备明细路由,从而使上游设备感知接入设备的存活状态,解决PW网关N:1收敛模式下的路由黑洞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路由通告方法,包括:
主网关和备用网关分别以预定的时间间隔感知接入设备的状态,并分别将第一通告信息和第二通告信息提供给基站控制器BSC,其中主网关提供的第一通告信息包括主网关网段路由、以及主网关感知到处于存活状态的接入设备地址,同时主网关网段路由和处于存活状态的接入设备地址与第一用户边缘设备标识相关联,备用网关提供的第二通告信息包括备用网关网段路由、以及备用网关感知到处于存活状态的接入设备地址,同时备用网关网段路由和处于存活状态的接入设备地址与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标识相关联;
BSC根据主网关和备用网关当前提供的第一通告信息和第二通告信息,对预先设置的路由表进行更新;
BSC在发送下行数据流时,在当前的路由表中,提取出目标接入设备的地址,其中目标接入设备的地址与下行数据流的目的地址相匹配;
查询与目标接入设备地址相关联的用户边缘设备标识;
将下行数据流分配给与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标识相关联的网关设备,以便通过所述网关设备将下行数据流发送给目标接入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下行数据流分配给与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标识相关联的网关设备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路板双面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