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蒸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6838.8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天方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蒸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黑茶发酵后压制成型程序中的汽蒸设备。
背景技术
原料茶经前期发酵处理后需要压制成型,为保证发酵后的茶叶压制成型质量稳定、可靠,压制成型前还需经过称重、汽蒸等工序。
压制成型前的汽蒸工序就是要将发酵后的原料实施汽蒸使其受热、加湿以便压制。现有技术中的汽蒸就是把装有原料的蒸茶盒送进蒸锅通蒸汽,再将汽蒸后的原料置于模具中,由压力设备完成压制过程。上述汽蒸技术效率低、耗能高,其加热加湿的程度难以掌握因而影响成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蒸釜,减少耗能的同时确保茶原料受热、湿软均匀,提高砖茶成型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蒸釜,包括筒罐状的釜体,构成釜体的釜底位于水平面内、位于上部的釜盖上开设投料口,釜底上开设卸料口,卸料口旁侧的釜底上均匀密布通气孔,通气孔集中布设的区域与釜腔中设置的料筒的截面尺寸和轮廓一致,料筒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驱动料筒自与投料口、通气孔及卸料口对齐的位置顺序转位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蒸汽热源提供的蒸汽经由釜底处设置的通气孔进入釜腔,用于盛装原料的料筒可以位移到通气孔处,这样蒸汽便自料筒的底部进入、上端流出,实现对筒内的茶叶原料的加热、加湿,由于原料茶在料筒内呈松散状,所以气流便可以及时、均匀地将原料茶加热、湿化,在模具中成型时其成型质量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去除釜盖后俯视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气室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汽蒸釜,包括筒罐状的釜体10,构成釜体10的釜底11位于水平面内、位于上部的釜盖12上开设投料口121,釜底11上开设卸料口111,卸料口111旁侧的釜底11上均匀密布通气孔13,通气孔13集中布设的区域与釜腔中设置的料筒20的截面尺寸和轮廓一致,通气孔13与蒸汽热源连通,料筒20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驱动料筒20自与投料口121、通气孔13及卸料口111对齐的位置顺序转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中,电机70通过减速器80减速后经由与减速器连接的转轴40与料筒20连接,电机70驱动料筒20移动至与投料口121对齐的位置时,称量好的茶叶自投料口121投入料筒20内,随后电机70驱动料筒20移动至与通气孔13对齐的位置,蒸汽热源提供的热蒸汽经由釜底11处设置的通气孔13自料筒20内的底部进入、上端流出,对料筒20内的茶叶进行加热、加湿,由于原料茶在料筒20内呈松散状,所以气流便可以及时、均匀地将原料茶加热、湿化,促使茶叶吸湿软化,增强了茶叶的可塑性,使茶叶便于压制成型且成型后砖块形状、外观稳定,避免了由于受热、湿化程度的差异导致的难以成型且成型后易变形、开裂等成型质量缺陷。
如图1、图2、图3所示,釜底11周边轮廓为圆形且其上有两块区域布设通气孔13,布设通气孔13的两块区域及卸料口111所在位置彼此之间间隔四分之一圆周,釜底11的外底面上设置有两个气室30,两个气室30分别对应于通气孔13所在位置处,气室30与蒸汽热源之间经由管路31连接,气室30的底部有排水口32。由于料筒20停留在通气孔13处加热、加湿时,茶叶中形成的蒸汽通路难以使蒸汽流经所有的茶叶,影响茶叶整体受热、湿化的程度,需要设置两块通气孔13集中布置的区域先后对茶叶加热、加湿,在料筒20内的茶叶随料筒20自第一块通气孔13集中布设的区域处移动至第二块通气孔13集中布设的区域处后,料筒20内茶叶的姿态产生了变化,流经茶叶的蒸汽通路随之调整,有利于有蒸汽对未流经的茶叶实施加热加湿,确保茶叶整体受热、受湿均匀。茶叶加热、加湿过程中部分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冷凝水自排水口32中排出,避免冷凝水堆积在釜腔内。
如图1、图2、图4所示,釜盖12位于釜腔内的板面上设置有引导板15,引导板15与釜盖12围成的引流通路的下端与处在通气孔13位置处的料筒20的上端对应,引导板15与釜盖12围成的引流通路的上端与排气管14连通,水蒸汽经由引流通路通过排气管14排出,避免蒸汽由投料口121处排出,无谓消耗热能且对操作环境造成妨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天方茶叶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天方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