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井泡排剂智能投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6670.0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瑞;赵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恩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凌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气井 泡排剂 智能 投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油气田采气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泡排剂智能投放装置,其在天然气井泡沫排水工艺中,实现自动或手动定时定量、或远程控制,运行安全稳定,且在不从井口移开的情况下可对井筒进行各种检测。
背景技术
针对天然气井生产过程中,单井产量低、携岩能力差的问题,研究证明,泡沫排水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技术。
传统的作业方式是人工将装有泡排剂的药棒投入生产井中。由于天然气井分布野外,距离较远,这种作业方式显然效率低、成本高,频繁打开气井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随着气井数量的增加,和长期生产的老井需要更多的泡排剂,这种人工作业方式也显得力不从心。
以前陆续出现的装置,如CN202338310U和CN202832450U部分解决了生产问题,但是机构复杂,运行安全性低。每次装入泡排剂数量有限,人工更新频繁,劳动强度高,而且在每次对井内各种参数进行测量(检测)时,需将投送装置从井口移开,给现场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井泡排剂智能投送装置,其能够实现泡排剂的定时定量投放、且能够在不从井口移开的情况下对井筒进行各种检测,满足气田数字化管理需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井泡排剂智能投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筒外壳(2),其为圆柱形,圆柱形轴线与井口中心轴线一致;转子(3),其被安装在所述上料筒外壳(2)内,以井口中心轴线为转轴,在所述转子(3)上沿圆周排列有多个装料管,所述装料管中装有泡排棒,所述泡排棒中含有泡排剂;基体(4),其位于所述上料筒外壳(2)下方,其中装有可以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送料芯轴(7),其中,所述上料筒外壳(2)的下部开有沿井口中心对称的两个上料圆孔,用来使泡排棒经由装料管的排出端口通过所述上料圆孔,其中,所述基体(4)的上部开有相同直径的三个基体圆孔,其中的第一和第二基体圆孔与所述两个上料圆孔同心对齐且直径相同,用来使泡排棒通过所述上料圆孔之后继续通过第一和第二基体圆孔,所述三个基体圆孔中的第三基体圆孔正对井口中心,其中,所述送料芯轴(7)中具有相同直径的垂直方向的两个圆柱形通孔,所述两个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基体圆孔的直径相同,所述两个通孔的中心圆轴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两个上料圆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时间控制装置及网络信号远程控制步进电机的脉冲时间,实现泡排棒定时、定量地自动投放,大幅度降低人工投棒的劳动强度及操作成本;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泡排剂智能投送装置的结构紧凑、性能可靠,且能够在不从井口移开的情况下对井筒进行各种检测。
附图说明
图1至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天然气井泡排剂智能投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步进电机 2、上料筒外壳 3、上料筒转子 4、基体 5、丝母总成 6、链轮 7、送料芯轴 8、第二步进电机 9、密封 10、连接节 11、后盖 12、支撑座 13、检测盖 14、装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呈现了有关实施例的一些细节,然而,为了避免使本说明书的描述限于冗繁,在本说明书中的描述中,可能对可在现有技术资料中获得的部分技术细节进行了省略、简化、变通等处理,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并且这不会影响本说明书的公开充分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首先,概述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泡排剂智能投送装置的实现原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天然气井泡排剂智能投送装置的基体上方连接圆柱形上料筒,上料筒中沿圆周排列多只装料管(例如,30个),每只装料管放有一根泡排棒(其中装有泡排剂),上料筒底部开有两个孔;基体上轴向排列三个孔,中间孔与井筒相通(同心对齐),左右两边的孔与上料筒底部开的两个孔大小相同且相通(同心对齐)。
作为示例,为了增加泡排棒的储备数量,也可以叠加方式布置多层上料筒,只要泡排棒具有相应的投送通路即可。
基体内部轴向安装有送料芯轴,基体一端装有丝母总成,丝母总成外侧装有链轮;送料芯轴沿轴向依次开有两个垂直的通孔,这两个通孔与基体上的上述三个孔、以及上料筒底部的两个孔一样大小(以便在投棒时同心对齐),通孔的两侧装有密封,送料芯轴一端有丝杠,丝杠与丝母总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恩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凌,未经北京恩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