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0S高强力转杯纯棉纱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6183.4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敏;赵克波;高柯;刘江;贺国庆;杨红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8 | 分类号: | D01H4/08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3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0 sup 强力 转杯纯 棉纱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0S高强力转杯纯棉纱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锭子转动实现加捻的环锭纺是最为传统的纺纱方法,也是现时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方法,工艺技术十分成熟,尽管目前出现了很多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的新型纺纱技术,如转杯纺、喷气纺等,尤其是喷气纺,采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纤维束假捻包缠成纱而彻底改变了环锭纺的加捻机制,但是这些新型纺纱方法在原料适用性和纱线总体质量上仍无法取代环锭纺。因此,目前环锭纺仍然是最主要的细纱生产方式。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而增加了毛羽的产生量。
与传统环锭纺纱线相比,转杯纱具有一些显著特点。首先是强力低,由于转杯纱中弯曲、对折、打圈、缠绕纤维多,纤维的内外转移差,当纱线受外力作用时,纤维断裂的不同时性严重,且因纤维间接触长度短,滑脱的几率增加,因此,转杯纱的强力低于环锭纱,纺棉时较环锭纱约低10-20%,纺化纤时,约低20-30%,一般只能生产的纱支均在40S以下;其次是条干好,由于转杯纱在成纱过程中避免了牵伸波和机械波,且在凝聚过程中又有并合效应,所以其成纱条干比环锭纱均匀;第三是耐磨度高,转杯纱因其表面毛糙,纱与纱之间的抱合良好,因此制成股线比环锭纱股线有更好的耐磨性能,一般转杯纱的耐磨度比环锭纱高10-15%。
综上,转杯纱线具有优良耐磨性和条干均匀性,但其强力低。针对此,本发明采用在转杯纺细纱机中喂入一种120S紧密纺棉纱的方法生产一种40S高强力转杯纯棉纱,并给出相应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40S高强力转杯纯棉纱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40S高强力转杯纯棉纱生产方法,采用外包精梳棉条通过导条集合器由喂入罗拉喂入,同时将120S紧密棉纱作芯纱由喂入罗拉与引丝器辅助下喂入纺杯中,外包棉条经分梳辊的排杂之后转移到纺杯中,经过加速、凝聚、并和作用后与喂入的120S紧密棉纱汇合,共同加捻成40S高强力纯棉细纱。
为实现40S高强力转杯纯棉纱的纺制,分如下两步进行:
首先,依次经过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得到环锭纺的120S紧密纯棉精梳筒纱。
其次,采用第一步经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工序后得到的棉条由转杯纺细纱机喂入罗拉喂入,并按照纺60S转杯纱的工艺设定设置相应的牵伸倍数,同时将第一步得到的120S紧密纯棉精梳筒纱从转杯纺细纱机芯纱喂入罗拉喂入,两者在转杯中汇合,共同加捻成40S高强力纯棉细纱。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喂入罗拉与引丝器在转杯纺细纱机纺杯前喂入120S紧密纯棉筒纱与外包精梳棉条在纺杯中汇合共同加捻的方法生产一种40S高强力转杯纯棉纱,可实现转杯纺条干好、耐磨性高与环锭纺强力高的优点的结合,比现有转杯纺纱线强力可提高20%-30%,为实现具有较高强力的高支转杯纯棉纱线的开发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强力转杯纯棉纱的纺制过程示意图。
其中,1为120S紧密纯棉精梳筒纱,2为紧密纯棉纱喂入罗拉,3为120S紧密纯棉纱,4为引丝器,5为引丝管,6为纺杯,7为外包棉纤维,8为棉纤维输送通道,9为引纱管,10为高强力转杯纯棉纱,11为引纱罗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同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100>N<SUP>-</SUP>/N<SUP>+</SUP>/P<SUP>+</SUP>网状埋层扩散抛光片
- 零50电力L<SUP>2</SUP>C<SUP>2</SUP>专用接口<SUP></SUP>
- 高保真打印输出L<SUP>*</SUP>a<SUP>*</SUP>b<SUP>*</SUP>图像的方法
- 在硅晶片上制备n<sup>+</sup>pp<sup>+</sup>型或p<sup>+</sup>nn<sup>+</sup>型结构的方法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182</sup>Hf/<sup>180</sup>Hf的测定方法
- 五环[5.4.0.0<sup>2</sup>,<sup>6</sup>.0<sup>3</sup>,<sup>10</sup>.0<sup>5</sup>,<sup>9</sup>]十一烷二聚体的合成方法
- 含烟包装袋中Li<sup>+</sup>、Na<sup>+</sup>、NH<sub>4</sub><sup>+</sup>、K<sup>+</sup>、Mg<sup>2+</sup>、Ca<sup>2+</sup>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
- <base:Su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