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5967.5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飞;姚峻;马建华;曹卫峰;沈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发电 机组 负荷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数量日益增多,逐渐成为国内电网的主力机组。机组的协调控制方式大都采用基于CBF(锅炉跟踪)或基于CTF(汽机跟踪)的方式,在CBF方式下锅炉控汽压,汽机控负荷;而在CTF方式下,锅炉控负荷,汽机控汽压。由于电网调度对火电机组AGC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机组主要采用以CBF为主的控制方式,以加快负荷响应,提高负荷控制精度。但这种方式需要汽机调门处于节流状态(单阀调节时,所有调门都要节流;顺序阀调节时,某一个调门存在节流),牺牲机组运行经济性来满足AGC控制要求。为此部分机组采用了汽机调门全开滑压运行的方式,在变负荷中不直接参与负荷调节或者汽压控制,只由锅炉来响应负荷指令的变化。由于锅炉的热惯性比较大,如果不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则无法满足电网调度对机组AGC变负荷性能的要求。在变负荷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或释放机组的蓄热,需要锅炉燃烧率指令超调控制,即加负荷时在相同比例的煤水指令增加外,需要额定增加超调量,在变负荷结束超调复位;相反在减负荷过程中,在相同比例的煤水指令减小外,还额外多减一点,在变负荷结束后超调复位。常规的超调方式是跟随负荷指令的变化同步增加或减少相对应的煤水量,在汽机调门不参与调节的情况下,无法有效提高机组的负荷响应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给水和煤量超调分开进行,根据变负荷前机组的状态智能化的产生不同的超调量,更好地实现在汽轮机高压调门滑压运行下的负荷和汽温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给水和煤量超调分开进行,并根据变负荷前机组的状态智能化地产生不同的超调量,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一定值,若为是触发给水超调,超调量采用分级控制;
2)将实际中间点焓值与焓值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二定值,若为是,触发煤量超调,超调量采用分级控制。
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
11)将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一定值,若为是,执行步骤12),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1);
12)判断该偏差是否为正数,若为是,执行步骤13),否则执行步骤14);
13)触发第一次正向给水超调,若偏差继续加大,触发第二次正向给水超调,直至偏差减少,当偏差减小后,进行超调逐步复位;
14)触发第一次负向给水超调,若偏差继续减小,触发第二次负向给水超调,直至偏差增加,当偏差增加后,进行超调逐步复位。
所述的给水超调与超调复位采用不同的速率。
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
21)将实际中间点焓值与焓值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二定值,若为是,执行步骤22),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1);
22)判断该偏差是否为正数,若为是,执行步骤23),否则执行步骤24);
23)触发第一次负向煤量超调,若偏差继续加大,触发第二次负向煤量超调,直至偏差减少,当偏差减小后,进行超调逐步复位;
24)触发第一次正向煤量超调,若偏差继续减小,触发第二次正向煤量超调,直至偏差增加,当偏差增加后,进行超调逐步复位。
所述的煤量超调与超调复位采用不同的速率。
所述的实际中间点焓值为汽水分离器出口焓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上述超调技术后,即使在汽轮机调门全开不参与负荷调节的情况下,机组实际负荷也能基本跟随AGC负荷指令的变化而变化,达到电网调度对AGC变负荷性能的考核要求,在实现机组经济运行的同时也能满足电网对机组变负荷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负荷给水正向超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焓值偏高煤量负向超调示意图;
图3为给水煤量超调引入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超调下机组AGC指令、负荷指令和实际负荷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