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群控分区方法、电梯群控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5675.1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黄鸣丰;秘光明;关文江;杨怡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8 | 分类号: | B66B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分区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群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梯群控分区方法、电梯群控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高层、大型建筑不断涌现,建筑内电梯系统面临的任务也变得更加艰巨、复杂,电梯单独运行和并联运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客流量需求以及越来越严苛的能耗要求,电梯群控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建立电梯群控系统的目标在于尽量减小乘客的候梯、乘梯时间,尽量降低电梯系统的能耗。
群控系统分区方法是将建筑楼层总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由各台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子区域,即某台电梯只响应其对应子区域内的召唤信号,各台电梯各司其职,从而降低了电梯停靠次数,减少了乘客候梯时间。目前的群控系统分区方法主要有静态分区法和动态分区法。
静态分区法是指将建筑竖向楼层总体区域划分为固定子区域,分配某台电梯固定服务某一个子区域。静态分区方法实现简单,成本低,在乘客候梯、乘梯时间,电梯能耗方面,相比于不做分区的群控运行有了较大改善。显然,静态分区只能在电梯运行前就设置好电梯的服务区域,而未能考虑客流量时变特性,也未能考虑各层间客流量差异。这导致客流量高的子区域内,负责该区域的电梯任务较重,而客流量少的区域内,负责该区域的电梯任务较轻,从而导致电梯系统效率下降,任务中的电梯损耗增加。
动态分区方法是静态分区方法的改进,动态分区方法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规则,产生新的分区,动态地把这些分区分配给各台电梯。动态分区方法考虑了客流量时间和空间上的时变特性,比静态分区方法有更好的表现。但由于客流量变换过程并非一成不变,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规则并不能真正的满足客流变换,因此无法实现最优化的分区。
除了上述的静态/动态分区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还有环形分区方法,即将电梯相邻的上行楼层召唤分配到上行需求区域,相邻的下行楼层召唤分配到下行需求区域,顶层和底层附近两端包含上行区域和下行区域两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分区环,正常状态下,电梯只响应上行召唤,或只响应下行召唤,这种分区方法可减少乘客的候梯时间,但并没有减少电梯停靠次数,在降低能耗方面表现不佳。
另外,目前还存在其他复杂的分区方法,包括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群控分区方法、上/下高峰动态规划分区方法等,由于这些方法对处理器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未能大量应用于实际电梯群控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电梯群控分区方法不够优化或者复杂度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群控分区方法、电梯群控装置及系统,不仅能够实现电梯分配的最优化,而且系统简单实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梯群控分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各个楼层各个时段客流量的数据计算所有楼层当前时段总客流量其中Pj为第j个楼层当前时段客流量,1≤j≤M,M为楼层数;
计算每台电梯当前时段应承担的平均客流量k=K/N,其中,N为电梯台数;
根据所述平均客流量k以及各个楼层当前时段客流量Pj,为每台电梯分配由连续楼层构成的工作楼层区间。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群控分区方法中,所述各个楼层各个时段客流量的数据为预先设置或者根据历史数据学习所得或者通过设置在各个楼层的目的层选层器实时获取。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群控分区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平均客流量k以及各个楼层当前时段客流量Pj,为每台电梯分配由连续楼层构成的工作楼层区间的步骤具体为:
将楼层编号升序排列,依序将每个楼层当前时段客流量累加至等于或大于平均客流量k时停止作为一个工作楼层区间分配给一台电梯,直至将第N-1工作楼层区间分配结束后,将剩下的楼层作为第N个工作楼层区间分配给最后一台电梯。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群控分区方法中,还包括分区调整步骤:查找所有电梯中的空闲电梯,并确定上述空闲电梯服务的工作楼层区间作为空闲工作楼层区间,根据空闲电梯的当前位置为其分配最近的空闲工作楼层区间完成分区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群控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各个楼层各个时段客流量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箱机
- 下一篇:包含基油和亲水性组分的透明毛发护理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