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田螺壳硬度的田螺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5035.0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7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林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4;A23K1/10;A23K1/175;A23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530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田螺 硬度 饲料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添加剂,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田螺壳硬度的田螺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田螺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田螺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丰富,并富含脂肪和磷、钙、铁元素以及维生素,是人们上等的保健食品;据测定:田螺可食部分100克约含水分81克、蛋白质10.7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3.3克,含钙1357毫克、磷191毫克、铁19.8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 17毫克、尼克酸9.9毫克、维生素A130国际单位。中医认为:田螺味甘、咸,性凉;能清热止渴,利尿通淋,明目,退黄,用于消渴、喜饮水;水肿,小便不利,热淋;目赤热痛;黄疸症状。
田螺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高,己逐渐成为人们喜食的水产品,市场田螺产品畅销,随着田螺用途越来越广泛,田螺的捕捞强度也随之加大,人工养殖田螺势在必行,田螺己成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田螺的人工饲料需求量也不断加大,仅靠野生饲料不仅难以满足田螺要求,还有可能造成病害的积累,使田螺成为寄生虫、病原菌的携带者而不能食用。
为解决田螺饲料问题,中国专利:田螺饲料及配制方法,申请号:CN201310083633.9 申请日:2013.03.17 申请(专利权)人: 杨成胜;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夏镇街道戚城街158号3号楼东单元301室,摘要:该发明公开了田螺饲料及配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饲料原料包括干杂鱼或鱼粉、豆饼粉、麸皮、米糠、菜叶、草粉、骨肉粉、动物内脏粉、贝壳粉,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依据所述比列取上述物质分别充分粉碎,用80目筛网过筛,菜叶打成菜液浆,所述原料粉末与菜液浆共同放入鱼用饲料搅拌机中搅拌50分钟,再用专门的鱼饲料环模造粒机制成颗粒饲料,饲料粒径2毫米,饲料晾干后分袋包装即可;本发明选用多种饲料原料组配而成,为生产田螺提供了饲料基础,成分中动物性蛋白与植物性蛋白配比合理,营养成分丰富,有利于田螺对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该配方配制的饲料,原料易得、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快,田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养殖成活率高。
虽然已有田螺饲料发明的公开文献报道,但目前品种单一,虽然能提供一定的营养,但营养性还不够全面,吸收性能还差,目前很多田螺由于外壳较软,是由于田螺饲料配方不科学引起的,田螺外壳较软不容易运输,造成未拉到目的地,田螺外壳已经被碰坏,导致田螺死亡,不能销售,给农民或者批发商造成很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田螺由于外壳较软,运输田螺时外壳容易碰坏,导致田螺死亡的问题,提供一种原料简单易得、生产方法简便、营养丰富、促进田螺外壳坚硬,方便运输,减少死亡率的提高田螺壳硬度的田螺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田螺壳硬度的田螺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甘蔗渣 50-60;
豆 粕 3-6;
贝壳粉 5-10;
骨 粉 8-12;
淀 粉 15-20;
松叶粉 1-2;
花生麸 5-7;
复合氨基酸 1-3;
淀粉 20-60;
复合菌 0.5-1;
食 盐 1-3;
动物内脏下脚料 150-300。
以上所述的提高田螺壳硬度的田螺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是依据所述比例将复合菌与淀粉混合得混合物A,食盐与动物内脏下脚料混合得混合物B,再将混合物A、B与甘蔗渣、豆粕、贝壳粉、骨粉、松叶粉、花生麸、复合氨基酸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置于容器内,密封,发酵15天以上得成品。
保存的容器可以用缸,也可以用水泥池(不过水泥池中事先要垫上塑料薄膜),或其他容器,上面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密封好。发酵半个月以上,发酵越久效果越好,香味很浓厚。注意此技术的关键点在于要密封严格,不让空气进入,否则会发臭和发酵失败。 以上所述的淀粉包括玉米、薯类等淀粉。
以上所述的复合菌由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和乳酸菌2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林,未经陈永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