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沥滤液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4672.6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曾苏;葛仕福;张忠梅;阮晓卿;谈艳秋;徐少娟;吕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紫鑫汇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6 | 分类号: | C02F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滤液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垃圾沥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加热器(2)和蒸汽压缩机(3);蒸发器(1)设置有蒸汽出口(4)、垃圾滤液进料管(5)、浓缩液回流管(6)和浓缩液出口(7);加热器(2)设置有浓缩液入口(10)、加热器蒸汽进口(11)、浓缩液出口(12)、冷凝水出口(13)、未凝蒸汽出口(14);所述蒸发器(1)的蒸汽出口(4)连接至蒸汽压缩机(3),蒸汽压缩机(3)出口连通加热器(2)的加热器蒸汽进口(11);所述蒸发器的浓缩液出口(7)分为两路,一路连通至浓缩液出料泵(15),另一路连通至强制循环泵(9),强制循环泵(9)连通至加热器(2)的浓缩液入口(10),加热器(2)的浓缩液出口(12)连通至蒸发器(1)的浓缩液回流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水换热器(17)和气体换热器(19);加热器(2)的冷凝水出口(13)连通至冷凝水换热器(17);加热器(2)的未凝蒸汽出口(14)连通至气体换热器(19),垃圾滤液经过冷凝水换热器(17)和气体换热器(19)加热后再连通至蒸发器(1)的垃圾滤液进料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垃圾滤液先连通至冷凝水换热器(17),再连通至气体换热器(19),然后再连通至蒸发器(1)的垃圾滤液进料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垃圾滤液分为两路,分别连通至气体换热器(19)和冷凝水换热器(17)再汇成一路连通至蒸发器(1)的垃圾滤液进料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水中转罐(16)、凝水罐(18)以及气液分离器(20);所述的加热器的冷凝水出口(13)通过凝水中转罐(16)连通冷凝水换热器(17);冷凝水换热器(17)上设置有连通凝水罐(18)的冷凝水出口;气体换热器(19)上设置有连通气液分离器(20)的气体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20)设置有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其中气体出口排出的气体排放至大气,液体出口连通至凝水罐(18);所述凝水中转罐(16)设置第一排气管(21),所述凝水罐(18)设置有第二排气管(22),第一排气管(21)和第二排气管(22)均连通至气体换热器(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1)为立式罐体,所述的加热器(2)为卧式罐体,加热器(2)内设有多个加热管束,将加热器内的空间分为加热管束内部和加热管束外部,浓缩液在加热管束内与加热管束外部的蒸汽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紫鑫汇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南大学;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紫鑫汇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46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状施氏矿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聚酯多元醇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