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脑梗死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2600.8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方邦江;周爽;陈宝瑾;耿赟;郭全;朱玲;沈俊逸;宋景春;俞志刚;孙丽华;王蓓;鲁婵婵;马智慧;凌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P9/10;A61K35/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脑梗死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梗死的中药复方制剂;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WHO)近年来的统计,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目前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后的危害人类生命的第三大疾病和第一大致残疾病,每年全球有1500万人发病,死亡率高达每年17-35%,而存活下来的病人中有3-6%的人致残。我国脑血管病60岁以上的发病率高达30-45%,因此脑梗死以其居高不下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脑梗死,中医称之为“中风”,其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中。有关脑梗死的中医病机一般认为气阴两虚、瘀阻脉络居多,并与风、火、痰、虚、瘀密切相关。导师在长期临床中发现,脑梗死的发病主要以元气虚损为根本,痰瘀互结、痰热生风为病机核心。脑梗死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男子八八”,“天癸绝’,肾元亏虚,形神俱伤,可为中风的发病基础,正如元代沈金鏊提出“元气虚为中风之根也”,并且患者病程日久,脏腑功能减退,生化衰败,无以奉养,元气衰甚。痰、瘀为元气虚所导致的中间病理产物,并且患者肥胖者众,病延日久,“胖人多痰”、“久病必瘀”,进一步促使了痰、瘀的产生,痰瘀胶结,实为贯穿脑梗死始终的病机。痰瘀互阻致使生热化风,风火相煽,遂发“中风”。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具有治疗脑梗死的药理作用,能促进脑梗死缺血脑组织的血管修复与新生的中药复方制剂,并提供其制备方法。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中药复方制剂,其创新点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6-30份,三七粉3-18份,石菖蒲6-45份,水蛭3-12份,益母草9-90份,胆南星6-45,制大黄3-30份。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治疗脑梗死的中药复方制剂,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人参18份、三七粉9份、石菖蒲24份、水蛭6份、益母草60份、胆南星40份、制大黄18份。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治疗脑梗死的中药复方制剂,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人参6份,三七粉3份,石菖蒲6份,水蛭3份,益母草9份,胆南星6份,制大黄3份。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治疗脑梗死的中药复方制剂,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人参30份,三七粉18份,石菖蒲45份,水蛭12份,益母草90份,胆南星45份,制大黄30份。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前述治疗脑梗死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人参、石菖蒲、水蛭、益母草、胆南星四味中药纳入非金属容器内,加入2-5倍量的纯净水,搅拌均匀,浸泡,加热至沸腾,加入制大黄,保持沸腾,分离煎出液和药渣;
药渣中加入2-5倍量的纯净水,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分离煎出液;
混合两次煎出液,加入三七粉,搅拌均匀,将煎出液浓缩至80℃的相对密度为1.04-1.10,备服。
本发明采取扶持元气为主,佐以逐瘀化痰、泄热熄风等促进醒脑开窍之法,方中人参大补元气为君;胆南星、石菖蒲豁痰泻浊,已故全国名中医学术继承班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著名中医专家胡建华教授认为,制南星经漂洗炮制后,虽然毒性减轻,但有效成分也随之流失,其实胆南星经胆汁浸泡及煎煮后毒性即消失,在其数十年临床与动物实验中均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在临床中也得到验证,并且屡见奇效;三七、益母草、水蛭活血逐瘀;大黄泻热凉血以熄风等功效。
随后的试验例将证明,本发明中药制剂能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和缺血脑组织病理结构,降低脑系数、脑组织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而缓解脑水肿。此外,本发明中药制剂能显著上调脑梗死大鼠脑组织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提示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与促进脑梗死缺血脑组织的血管修复与新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试验例的各实验组的Bederson评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试验例的各实验组脑组织典型的TTC染色照片(图中ABCD依次是: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
图3是根据本发明试验例的各实验组脑组织的梗死体积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试验例的各实验组脑组织典型的HE染色照片(左列200×,右列400×;图中ABCD依次代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2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