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阴虚导致顽固性呃逆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62079.8 申请日: 2014-04-22
公开(公告)号: CN103893735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2
发明(设计)人: 谭展玉;付海英;毕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 谭展玉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00;A61P21/02;A61K33/06
代理公司: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代理人: 张晓波
地址: 264300 山东省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阴虚 导致 顽固性 呃逆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阴虚导致顽固性呃逆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随时间推移一般可自愈,但有一些呃逆时间超过48小时且难以治愈称之为顽固性呃逆,其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呃逆往往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般认为由于饮食不节所导致,治疗时多是采用健脾和胃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中医认为,顽固性呃逆产生的关键原因在于阴邪或火邪隔绝于中,阻人体上下交接之机而致,因此治疗时首先需要辨明是阴邪还是火邪阻隔于中,然后才能辩证下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顽固性呃逆的认识机理提供一种针对阴虚导致顽固性呃逆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阴虚导致顽固性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时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大黄3-9份、枳实6-12份、石膏3-9份、沙参5-15份、熟地3-9份、五味子3-9份、甘草3-9份、白术5-15份、生姜3-9份、白芍8-12份、黄连6-12份、麻仁3-9份、黄芩6-12份、木通5-15份、淡竹叶6-12份。

上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份为:大黄6份、枳实9份、石膏6份、沙参10份、熟地6份、五味子6份、甘草6份、白术10份、生姜6份、白芍10份、黄连9份、麻仁6份、黄芩9份、木通10份、淡竹叶9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混合后采用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副。

组方分析:由于顽固性呃逆一症的发病原因在于阴邪或火邪隔绝于中,阻人体上下交接之机而致,阴邪即水湿,火邪即燥火,其根本原因在于阳虚或阴虚导致。阴虚者火必盛,阳虚者水必胜,因此阴虚导致的呃逆主要是火邪隔绝于中,病人必现精神不倦、声音洪亮、口臭气粗等阴虚症状,治疗时应以补水液、灭邪火、润中宫为主。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熟地、五味子补血滋阴之效直补肾水之不足,取黄连、黄芩利用其苦寒之性降心火、平上焦,周身水液得补、心火得降则体内邪火自灭。而阴虚导致的呃逆一症,其关键因素在于火邪困于中焦,因此在该中药组合物中,取石膏、大黄直扑中焦之邪火,取沙参补中焦之水,以白芍、麻仁润五脏,木通、淡竹叶清热利尿促中焦之邪火自下排出,取枳实、白术、生姜、甘草健脾降逆、培植中土。上述诸药合用,中焦邪火得去,土气得培,周身阴液得补,中焦枢运有力,上下水火交媾,呃逆一症自然痊愈。由此可见,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中的具体病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女,35岁,自生育后出现呃逆频繁发作,每次呃逆时间超过12小时,观其声音洪亮,询问其潮热盗汗且干咳无痰,诊断其由于生育时失血过多导致的阴虚,从而进一步导致顽固性呃逆。

共服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12副,服用2副后呃逆消失,至今2年呃逆再无发生。

该患者服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为:大黄3g、枳实12g、石膏3g、沙参15g、熟地3g、五味子9g、甘草3g、白术15g、生姜3g、白芍12g、黄连6g、麻仁9g、黄芩6g、木通15g、淡竹叶6g。

实施例2

男,38岁,就诊时呃逆超过24小时不断,询问其得知每月发生呃逆次数达到4-5次,且每次呃逆发作时难以平息,服用健胃消食片、吗丁啉等效果不佳。观其面部唇口红色、满口芒刺、舌苔干黄、脉象长大有利,阴虚症状明显,因此判断其为火邪盘踞于中、阴虚导致的顽固性呃逆。

服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1副后,呃逆即得以消失,连续服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7副,至今半年呃逆再无复发。

该患者服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为:大黄6g、枳实9g、石膏6g、沙参10g、熟地6g、五味子6g、甘草6g、白术10g、生姜6g、白芍10g、黄连9g、麻仁6g、黄芩9g、木通10g、淡竹叶9g。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展玉,未经谭展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2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