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解决阳离子涤氨纶布色花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0413.6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凯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解决 阳离子 涤氨纶布色花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解决阳离子涤氨纶布色花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阳离子涤氨纶布工艺流程为高温缩炼(去油)-预定型-染色,由于高温缩炼收缩不够均匀,且去油效果不理想,会严重影响染色效果,沾色效果差,产品存在明显的色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阳离子涤氨纶布色花的生产工艺,其能保证产品高温缩炼的收缩均匀性,且在原有工艺中增加进缸前处理步骤,充分保证去油效果,进而保证染色效果,防止产品出现色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解决阳离子涤氨纶布色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高温缩炼:第一槽至第六槽的水温分别为80~90℃、90℃以上、80~90℃、50~60℃、50~60℃、40~50℃;
2)进缸前处理:加入1~2g/L去油剂,0.1~1g/L冰醋酸,调节PH值为4~6,浴比控制在1∶8~12,温度控制在60~85℃;
3)预定型;
4)染色:升温控制在1℃/min,在温度上升到60℃、90℃时,各进行10分钟保温。
高温缩炼的收缩均匀性会严重影响染色效果,故需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选取合适的缩炼温度,本发明缩炼温度能保证产品收缩均匀,进而保证染色效果,防止因为产品收缩不均匀而出现色差。
进缸前处理直接关系到去油效果,故需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选取合适的去油剂用量、PH值、浴比和温度,经实验证明,温度低于60℃,去油不充分,高于85℃,容易引起褶影,本发明的去油剂用量、PH值、浴比和温度,能保证最佳的去油效果,进而保证染色效果,防止因为去油不充分或褶影而引起产品色差。
染色的温度控制也能影响到产品的色差,故需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选取合适的染色温度控制,本发明的染色温度控制,使得产品上色均匀。
本发明工艺能保证产品高温缩炼的收缩均匀性,且在原有工艺中增加进缸前处理步骤,充分保证去油效果,进而保证染色效果,防止产品出现色差。
本工艺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无色差,质量更优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解决阳离子涤氨纶布色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高温缩炼:第一槽至第六槽的水温分别为80℃、90℃、80℃、50℃、50℃、40℃;
2)进缸前处理:加入1g/L去油剂,0.1g/L冰醋酸,调节PH值为4,浴比控制在1∶8,温度控制在60℃;
3)预定型;
4)染色:升温控制在1℃/min,在温度上升到60℃、90℃时,各进行10分钟保温。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解决阳离子涤氨纶布色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高温缩炼:第一槽至第六槽的水温分别为90℃、95℃、90℃、60℃、60℃、50℃;
2)进缸前处理:加入2g/L去油剂,1g/L冰醋酸,调节PH值为6,浴比控制在1∶12,温度控制在85℃;
3)预定型;
4)染色:升温控制在1℃/min,在温度上升到60℃、90℃时,各进行10分钟保温。
实施例3
一种用于解决阳离子涤氨纶布色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高温缩炼:第一槽至第六槽的水温分别为85℃、93℃、85℃、55℃、55℃、45℃;
2)进缸前处理:加入1.5g/L去油剂,0.5g/L冰醋酸,调节PH值为5,浴比控制在1∶10,温度控制在75℃;
3)预定型;
4)染色:升温控制在1℃/min,在温度上升到60℃、90℃时,各进行10分钟保温。
高温缩炼的收缩均匀性会严重影响染色效果,故需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选取合适的缩炼温度,本发明缩炼温度能保证产品收缩均匀,进而保证染色效果,防止因为产品收缩不均匀而出现色差。
进缸前处理直接关系到去油效果,故需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选取合适的去油剂用量、PH值、浴比和温度,经实验证明,温度低于60℃,去油不充分,高于85℃,容易引起褶影,本发明的去油剂用量、PH值、浴比和温度,能保证最佳的去油效果,进而保证染色效果,防止因为去油不充分或褶影而引起产品色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凯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凯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