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熔窑用燃气烧嘴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9900.0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佘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佘万强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熔窑用 燃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烧嘴,尤其是适用于玻璃熔窑的燃气烧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熔窑,多采用重油或煤粉作燃料,环境污染大、能耗高且出品率低。为节能降耗、提高成品率,许多玻璃生产企业投入巨资研发燃气熔炉。用燃气熔炉熔炼玻璃,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烧嘴的出焰温度和出焰角度能否实现低污染、低能耗、低成本、高出品率的问题。
CN101993187A公开了一种全氧燃烧用扁平式喷枪,引入全氧燃烧技术来改造重油或天然气喷枪,提高燃烧效率;将喷枪设成扁平式全氧喷枪,纯氧气和部分氧气混合燃气分别通过扁平通道进入窑体,部分氧气混合燃气进入窑体前经过低温预热,纯氧气接近熔液表面形成富氧高温区,其上层为缺氧低温区,形成梯度燃烧;根据分区供给熔化所需的热量,确保窑宽上的温度均匀性。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纯氧的获得需要增加生产成本;尽管采用了纯氧,但其在窑内存在梯度燃烧,即有不完全燃烧现象,因此存在能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
CN102607026A公开了一种管式自身预热式燃气烧嘴,采用多股流管式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常温的助燃空气进入烧嘴内分成一级助燃和二级助燃两部分预热,一级助燃空气供给一级燃烧室进行不完全燃烧,二级助燃空气与不完全燃烧的烟气混合进行完全燃烧。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多股流管式换热器设于烧嘴内部,利用流经其外侧的烟气对其进行加热,由于烟气流速快、流程长,与流管式换热器发生交换的热量有限,因此其余热利用效率不高;其次,其二次助燃空气由一级燃烧室与烟气回流封头中间的缝隙高速喷出,然后与从一级燃高速喷出的不完全燃烧烟气进行混合形成二次燃烧,两种气流均为直式喷出,产生的火焰为直焰,其中心温度高,外侧温度低,因此造成熔窑内温度不均匀,影响出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熔窑用燃气烧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熔窑用燃气烧嘴,其中央设一管式混合腔,混合腔尾端设一燃气入口通入燃气,混合腔侧壁设一助燃空气入口通入已预热的高温助燃空气,混合腔前端设一喷嘴将高温混合气体喷入熔窑内,所述喷嘴设为锥形;为了确保燃气充分燃烧,所述助燃空气入口和燃气入口的内径都比混合腔小,燃气和混合空气进入混合腔内都会形成湍流,使助燃空气和燃气充分混合;且所述助燃空气入口与混合腔内壁相切,助燃空气进入混合腔内沿切线方向流动,推动混合气流形成漩涡;湍流和漩涡相互作用形成螺旋式混合气流,该螺旋式混合气流经喷嘴喷入熔窑内也呈螺旋状旋转,使燃气充分燃烧且整个熔窑温度均匀;助燃空气入口的内径比燃气入口的内径大,混合腔内高温助燃空气的比例大于燃气。本发明通过前述方案实现节能、降耗、无污染和高出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及B-B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C-C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中央设一管式混合腔1,混合腔1尾端设一燃气入口2通入燃气,混合腔1侧壁设一助燃空气入口3通入已预热的高温助燃空气,混合腔1前端设一喷嘴4将高温混合气体喷入熔窑内,所述喷嘴4设为锥形。为了确保燃气充分燃烧,所述助燃空气入口3和燃气入口2的内径都比混合腔1小,燃气和混合空气进入混合腔1内都会形成湍流,使助燃空气和燃气充分混合;且所述助燃空气入口3与混合腔1内壁相切,助燃空气进入混合腔1内沿切线方向流动,推动混合气流形成漩涡;湍流和漩涡相互作用形成螺旋式混合气流,该螺旋式混合气流经喷嘴4喷入熔窑内也呈螺旋状旋转,使燃气充分燃烧且整个熔窑温度均匀;助燃空气入口3的内径比燃气入口2的内径大,混合腔1内高温助燃空气的比例大于燃气。本发明通过前述方式实现节能、降耗、无污染和高出品率。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只要基于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佘万强,未经佘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屏
- 下一篇:便于触摸屏组装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