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草秸秆的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9828.1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主分类号: | D21C1/06 | 分类号: | D21C1/06;D21C9/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561011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草 秸秆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草秸秆预处理新方法,该方法是应用NaOH固态和液态组合对稻草秸秆进行预处理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稻草秸秆是我国最为丰富的农业废弃物之一,每年产量约为1.8亿吨[1],占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的1/5以上。因此,以廉价且资源丰富的稻草秸秆为原料开发微晶纤维素、纳米微晶纤维素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稻草秸秆化学组成复杂,结构较为紧密,导致秸秆类原料利用困难,所以应先进行有效预处理,改变天然木质纤维素的致密结构,破坏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化学和物理连接,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从而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生物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有很多,综合起来有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及各种组合方法五大类.。目前工业生产主要使用化学法,先利用碱煮法将其中的木质素除去,再用酸除去半纤维素。该方法实验条件温和,所用的碱和酸廉价易得,但由于使用了大量的碱液进行煮沸,后处理较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水洗涤至中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稻草秸秆预处理方法。本发明以稻草秸秆为原料,采用NaOH固态和液态组合的方法对稻草秸秆进行预处理。本发明方法包括稻草秸秆的碱处理和漂白两个步骤,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稻草秸秆的碱处理:将稻草秸秆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子,将其与一定量 3~10%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呈潮湿状态,放入烧杯中并压实,常温下密封保存数天后出料;
(2)稻草纤维素的漂白:按NaOH溶液与湿润稻草1:1~1:15(液固比),将稻草纤维素用3~10%的NaOH溶液碱煮10~30min,期间加入一定量30%的H2O2和1~4%的硅酸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将所得固体水洗至中性,并烘干,即得白色稻草纤维素。
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所用碱液浓度低且用量少,碱煮时间较目前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明显缩短,且后处理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50g经机械粉碎的稻草秸秆,用 10%的NaOH溶液浸润呈潮湿状态,放入烧杯中并压实,常温下密封保存5天后出料。称取10ɡ潮湿稻草,加入30mL 10%的NaOH钠溶液,6mL 30%的双氧水和3mL 3%的硅酸钠溶液,边加边搅拌,90℃恒温水浴锅中煮沸30min。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将所得固体水洗至中性,并烘干,即得白色稻草纤维素。
实施例2
称取50g经机械粉碎的稻草秸秆,用 8%的NaOH溶液浸润呈潮湿状态,放入烧杯中并压实,常温下密封保存10天后出料。称取10ɡ潮湿稻草,加入30mL 8%的NaOH钠溶液,6mL 30%的双氧水和3mL 3%的硅酸钠溶液,边加边搅拌,90℃恒温水浴锅中煮沸25min。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将所得固体水洗至中性,并烘干,即得白色稻草纤维素。
实施例3
称取50g经机械粉碎的稻草秸秆,用 7%的NaOH溶液浸润呈潮湿状态,放入烧杯中并压实,常温下密封保存15天后出料。称取10ɡ潮湿稻草,加入30mL 7%的NaOH钠溶液,3mL 30%的双氧水和3mL 1%的硅酸钠溶液,边加边搅拌,90℃恒温水浴锅中煮沸20min。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将所得固体水洗至中性,并烘干,即得白色稻草纤维素。
实施例4
称取50g经机械粉碎的稻草秸秆,用 6%的NaOH溶液浸润呈潮湿状态,放入烧杯中并压实,常温下密封保存20天后出料。称取10ɡ潮湿稻草,加入30mL 6%的NaOH钠溶液,6mL 30%的双氧水和3mL 2%的硅酸钠溶液,边加边搅拌,90℃恒温水浴锅中煮沸15min。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将所得固体水洗至中性,并烘干,即得白色稻草纤维素。
实施例5
称取50g经机械粉碎的稻草秸秆,用 4%的NaOH溶液浸润呈潮湿状态,放入烧杯中并压实,常温下密封保存25天后出料。称取10ɡ潮湿稻草,加入30mL 4%的NaOH钠溶液,3mL 30%的双氧水和3mL 2%的硅酸钠溶液,边加边搅拌,90℃恒温水浴锅中煮沸20min。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将所得固体水洗至中性,并烘干,即得白色稻草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