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药物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9673.1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成;高海梅;支晨阳;张水生;苗春生;孙文艺;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海成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P17/0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瘙痒 中药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防治瘙痒的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是皮炎、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皮肤干燥症、浅部真菌感染、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糖尿病、胆汁淤积症、慢性肾病、肿瘤和艾滋病(AIDS)等系统性疾病重要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瘙痒程度不尽相同,有的瘙痒可以忍受,有的则自觉剧痒,需用铁刷子刷皮肤或热水洗烫,直至皮肤出血而感觉疼痛及灼痛时,痒感才暂时减轻;往往晚间加剧,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剧烈瘙痒不断搔抓,全身皮肤可出现抓痕、血痂等继发皮损,有时可有湿疹样改变、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抓伤皮肤易继发细菌感染。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制作成本较低,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皮肤瘙痒类中药,成为了当前
的首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外用中药制剂,用于皮肤瘙痒等症的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皮肤瘙痒的外用中药制剂,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巴天酸模20~60 g、冰片15~30 g、金银花 40~50 g、薄荷脑 30~50 g、黄连 10~20 g、丹参10~15 g、水250~350 ml。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药剂学的任何一种剂型,如汤剂、片剂、散剂等,其中本发明的剂型是喷剂。
本发明喷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取巴天酸模、冰片、金银花、薄荷脑、黄连、丹参置于容器中,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至浸没药物,再在 100~120℃下蒸1~2小时,两次,冷却后过滤药液,杀菌消毒后装瓶,制成喷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根据祖国中医理论,结合皮肤病的治病机理和治疗原则,以抑菌,止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达到治瘙痒,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抑菌、止痒的功效。
为表明本发明对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对50例皮肤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经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痊愈48例,治愈率达到96%。
本发明药物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只需按比例配好,蒸1~2小时两次,过滤药液即可;且使用时只需涂于患处,不会给患者身体带来额外的伤害,无毒副作用,不会产生抗药性,疗效比同类产品显著,廉价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巴天酸模60 g、冰片30 g、金银花50 g、薄荷脑 40 g、黄连 15 g、丹参15 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放入容器中,并混合均匀,再加水至浸没药物,在100℃下蒸1.5小时两次,冷却后过滤药液,杀菌消毒后装瓶,制成喷剂。
使用方法:外用喷洒于患处,瘙痒时喷1~2次。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巴天酸模60 g、冰片20 g、金银花30 g、薄荷脑 40 g、黄连 20 g、丹参10 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防入容器中,并混合均匀,加水至浸没药物,在110℃下蒸2小时两次,冷却后过滤药液,杀菌消毒后装瓶,制成喷剂。
使用方法:外用喷洒于患处,瘙痒时喷1~2次。
实施例3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巴天酸模60 g、冰片10 g、金银花40 g、薄荷脑 30 g、黄连 15 g、丹参15 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放入容器中,并混合均匀,加水至浸没药物,在120℃下蒸2小时一次,冷却后过滤药液,杀菌消毒后装瓶,制成喷剂。
使用方法:外用喷洒于患处,瘙痒时喷1~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海成,未经高海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组合物中药
- 下一篇:一种吸顶灯的靶条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