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称气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9104.7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苏比哈什·如凯迦;夏明博;瞿迪水;陈天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48;B65D90/10;B65D90/5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气压 晃动 车载 油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气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
【背景技术】
油罐车是指装运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液体油料的专用车辆。在其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油液未必时刻满罐,在紧急刹车和急速转弯的时候油液会前后左右晃动,油液越多其晃动的动能越大,将引起车辆载荷的剧烈变化,应力集中等现象,严重影响车辆驾驶的稳定性甚至对车的损害,同时也对路面承载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内有不少起大型油罐车侧翻事件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图1为现有的半挂油罐车启动时的示意图,很明显的油液基本往储油罐1′即车尾方向集中;图2为现有油罐车在紧急转弯时的示意图,由于向心加速度影响(Y轴方向),转弯中两侧的气囊的压力变化也不相同,如图2中Z轴左侧的气囊会大于Z轴右侧气囊的压强。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通常在车载油罐中设置横向防波板,将油罐分成很多个腔室,防波板底部设有供油料流通的缺口。但是这一措施会大大增加油罐车的重量,从而减少载油量,而且也使装卸油和油罐的清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通常缺口处极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所以增加了对防波板和油罐的设计难度,提高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称气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其减缓了在启动、急刹和急速转弯情况下油液的剧烈晃动,提高油罐车驾驶的稳定性,同时使用气囊,相对于防波板,具有好清理,质量轻,好加工,成本低,寿命高等优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对称气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所述车载油罐系统包括油罐罐体、至少两个气囊、二挡板、气泵、与气囊个数相对应的压强传感器、控制单元以及浮球式液位指示计,所述至少两个气囊对称设置在油罐罐体的两侧,且通过二挡板与油罐罐体中部相隔离,各所述挡板可滑动,所述油罐罐体顶部开设有一人孔;各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气囊内表面,所述气泵分别与各气囊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压强传感器以及浮球式液位指示计电连接,所述浮球式液位指示计与油罐罐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数量为两个。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一,比同等规格内置隔板、防波板的油罐可多容纳油量;二,气囊相比于防波板质量轻,而且加工要求不是很高,从而降低加工成本;三,因为气囊挡板与油液表面可靠性接触,并保证一定的气压作用,所以有效地抑制了油液的晃动,减少了静电的产生;四,由于采用对称式侧置气囊,所以不用考虑油液前后的晃动,所以在急刹和快速启动时不用担心其质心的变化;五,在牵引车急转弯时由于初压强值抑制了油液的晃动,从而减少对油罐的冲击和应力集中现象的产生。
本发明根据油液体积的变化和晃动,从而引起气囊压强的变化的特性,提出一种增强油罐车驾驶稳定性的车载载油系统。本发明车载油罐中气囊内的压强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气囊内的气压,从而可以保证其气压随油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发明能够降低油罐罐体对车的损害,延长了车载系统的寿命,减少侧翻和对路面的冲击,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的半挂油罐车启动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油罐车在紧急转弯时的油罐罐体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油罐罐体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油罐罐体2、气囊
3、挡板4、压强传感器
5、气泵6、控制单元
7、浮球式液位指示计8、油液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4所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重点参阅图3~4,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气压式防晃动(Anti-slosh)的车载油罐系统,所述车载油罐系统包括油罐罐体1、至少两个气囊2、二挡板3、与气囊个数相对应的压强传感器4、气泵5、控制单元6以及浮球式液位指示计7,所述油罐罐体1顶部开设有一人孔11,所述至少两个气囊2对称设置在油罐罐体1的两侧,且通过二挡板3与油罐罐体1中部相隔离,各所述挡板3可滑动;各所述压强传感器4设置在对应的气囊2内表面,所述气泵5分别与各气囊2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6分别与气泵5、压强传感器4以及浮球式液位指示计7电连接,所述浮球式液位指示计7与油罐罐体1相连接。
较优的,所述气囊2的数量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