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菜专用天然叶面肥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637.3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舒双平;孙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县志瑞企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42100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 专用 天然 叶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菜专用天然叶面肥。
背景技术
油菜是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据试验,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3-5℃,油菜花在20-25℃条件下3天就可以出苗,开花期14-18℃,角果发育期12-15℃,且昼夜温差大,有利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同其他主要粮食作物一样,油菜对氮、磷、钾的吸收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生育期不同,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油菜在出苗后到返青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开花期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速度逐渐下降。越冬到拔节期是氮素代谢的旺盛时期,需要充足的氮素营养以满足根、茎、叶、孽等营养器官生长的需要;苗期需要供应足够的氮素和适量的磷、钾肥,以利于培育壮苗;拔节、孕穗至开花期是油菜吸收三要素最多的时期;乳熟至成熟期对氮磷钾的吸收会逐渐下降。目前,大多数农户仍然缺乏科学指导和管理,特别是在肥料施用时期、施肥种类、施肥用量等环节上把握不准,致使产量低、品质差;尤其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多次施用无机化肥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质量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油菜生理活性,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油菜良好生长的油菜专用天然叶面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菜专用天然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份,
一种油菜专用天然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份,
本发明油菜专用叶面肥对油菜叶面施肥,全生育期喷施3次:
第一次:3月1号-3月6号,为油菜提供营养,促进油菜生长;
第二次:4月2号-4月5号,目的是杀菌、杀虫,防止油菜生病。
第三次:5月2号-5月7号,促进油菜成熟,提高成熟率。
本发明油菜专用叶面肥使用方法为:每亩每次用2公斤,加水30公斤喷施于油菜叶面即可。
所述蒜头水是将大蒜头放入水中浸泡,蒜头与水的重量比为1:20,浸泡12小时后,过滤,滤液静置后取上清液得到,具有杀菌、杀虫的目的。
本发明是将各组份溶解于烟头水中,过滤后制备成液体,通过采用大蒜水和蛇床子配合使用,能够起到杀菌、杀虫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经过多年对比试验,科研精品,叶面喷施可代替根部追肥,使油菜长势好,落黄好,增强油菜的抗病能力,可提高油菜生理活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油菜良好生长,且可以起到杀虫、杀菌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油菜专用天然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份,
本发明油菜专用叶面肥对油菜叶面施肥,全生育期喷施3次:
第一次:3月1号-3月6号,为油菜提供营养,促进油菜生长;
第二次:4月2号-4月5号,目的是杀菌、杀虫,防止油菜生病。
第三次:5月2号-5月7号,促进油菜成熟,提高成熟率。
本发明油菜专用叶面肥使用方法为:每亩每次用2公斤,加水30公斤喷施于油菜叶面即可。
所述大蒜水是将大蒜头放入水中浸泡,蒜头与水的重量比为1:20,浸泡12小时后,过滤,滤液静置后取上清液得到,具有杀菌、杀虫的目的。
本发明是将各组份溶解于烟头水中,过滤后制备成液体,通过采用大蒜水和蛇床子配合使用,能够起到杀菌、杀虫的目的。
实施例2
一种油菜专用天然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份,
本发明油菜专用叶面肥对油菜叶面施肥,全生育期喷施3次:
第一次:3月1号-3月6号,为油菜提供营养,促进油菜生长;
第二次:4月2号-4月5号,目的是杀菌、杀虫,防止油菜生病。
第三次:5月2号-5月7号,促进油菜成熟,提高成熟率。
本发明油菜专用叶面肥使用方法为:每亩每次用2公斤,加水30公斤喷施于油菜叶面即可。
所述蒜头水是将大蒜头放入水中浸泡,蒜头与水的重量比为1:20,浸泡12小时后,过滤,滤液静置后取上清液得到,具有杀菌、杀虫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县志瑞企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郎溪县志瑞企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迎宾踏板结构
- 下一篇:地暖模块自动生产组合机